回到醫生辦公室。
眾人臉色,都有些凝重。
他們通過趙培儒給病人解釋的大致手術流程,再加上趙培儒之前的提點,大致猜出了趙培儒的治療思路雛形。
但猜出來,不僅沒讓眾人高興,反而讓眾人心情愈發沉重。
“這種治療思路,難度好高啊”
“是啊,這種思路簡直是在走鋼絲,一旦失誤,就是萬劫不復。”
舒云、鄭遠兩人,都眉頭緊皺,覺得新術式難度太高了,風險也太大了。
杜榮卻是默默道“可是,那例患兒現在還有的選么”
眾人都沉默下來。
是啊,接受手術雖然有風險,但尚有一線生機。可不接受手術,最多兩周的時間,孩子就沒了。
“我看,趙院長這次,似乎還要打算以此病例,為新的課題研究方向”
舒云教授苦笑著,無奈道“這恐怕,是所有課題方向中,難度最高的了。”
鄭遠和路瑤瑤對視一眼,心里也涌出幾分擔憂。
趙培儒這次選擇的病例,實在太難了。
全結腸型巨結腸,本身就是結腸領域中最棘手的難題,而趙培儒接受的這個病例,還是生命機能已經快速消散,只剩下最后一兩周時間的。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鄭遠敢肯定,京都、海市那兩只團隊,在這個競爭的關鍵時刻,是肯定不敢接收這個病例的,不敢選這個課題的。
完成難度高,耗費時間長
最終,趙培儒很可能會落個“失敗”,或者“時間不充分,完不成”的下場。
到時,不僅患兒的性命沒救回來,還會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團隊優勢丟掉,把“四個一批”國家基金拱手讓給京都、海市團隊。
東南地區聯席組委會。
藺勁松等領導,正哈哈大笑。
“京都、海市團隊,竟然都派了人過來,想和我們商討合并團隊,然后和我們共同分潤四個一批國家基金。”
旁邊聶主任笑道“咱變成香餑餑了啊,看起來,咱距離四個一批基金,都已經有唾手可得的意思了。”
另外有個副職領導點頭道“確實,咱只要加入任何一家,就會打破這個平衡。現在兩家都向咱拋出了橄欖枝,可以說,這是咱距離四個一批基金,最近的一次了。”
眾人都有些興奮。
他們東南地區這么多年來,拿到“四個一批”基金的次數,屈指可數。
拿一次,太難太難了。競爭者太多了。他們東南地區,強勁的優勢學科太少了。
“藺主任,我建議,咱選擇接受一家的橄欖枝。和京都或海市團隊合并。”有人提建議道“畢竟這個機會極其珍貴,先建立優勢,把四個一批基金拿到手再說。即便只是一半的基金,對我們來說也非常多了。”
聶主任搖頭道“不,我和趙院長懇談過一次。他認為,我們完全可以憑借我們自己團隊的力量,獨立拿下這四個一批基金,無需和別人分潤,我相信他。”
“藺主任,您說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藺勁松身上,等他拿主意。
藺勁松沒有多考慮,便直接道“我也相信趙院長。”
“據我所知,京都、海市兩支團隊,不僅找了我們,也曾經親自找過趙院長本人,而趙院長是拒絕了兩地的邀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