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江南省醫療科研總部官網上,置頂了一條新公告。
“我團隊在全結腸型巨結腸治療上,已經通過了理論階段的論證,和實驗室模擬手術的驗證。”
“預計目標為取消二期手術制,改為一次性根治手術制,且取消患兒的6個月以上限齡,改為患兒出生15天后,即可接受手術“
理論階段通過
模擬手術階段通過
最底年齡15天的患兒,就能接受手術
這條消息一公布,立即在輿論場中炸鍋了
“號稱最棘手的結腸難題,江南省竟然都已經攻克完模擬手術部分了”
“而且還是一次性根治手術,拉低到15天的患兒就能做。這這個提升,太巨大了”
“這豈不是說,全結腸型巨結腸患兒,再也不用苦苦等到6個月時接受一期手術,然后再等到9個月時接受二期手術,在此等待過程中,還有許多患兒等不及而死亡以后豈不是再也不會發生這種事了“
整個醫學界,都為之震動。
尤其是消化科,結腸領域的醫生們,在聽到這消息后,都是驚得目瞪口呆。
他們從醫學院畢業,再到工作后,“全結腸型巨結腸”是最棘手的問題,是最難攀登的珠穆朗瑪峰,就如同“定理”一樣,深入每個人的心底。
他們都覺得,這個東西是高不可攀的,是終其一身都達不到的。
可現在,一支江南省的團隊,突然告訴他們,這座高山,未必不能被登上。
眾多結腸領域的醫生,瞬間振奮了。
“給江南省團隊加油打氣如果這個項目真能成功,那咱結腸領域里,就少了一座巍峨高山,以后的這類患兒家長,就再也不用在痛苦絕望中,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衰亡,最終死亡了。”
“是啊,這是造福于先天病孩子的偉大事跡啊。”
無數人,對此都佩服不已。
“要是真能成功,那就太偉大了,把兩期手術合并為一期,讓患兒在最虛弱的出生初期,就能得到救治而不至于夭折,一個字,牛”
京都醫療科研所。
不少團隊成員,在聽到這則消息后,都怔住了。
復雜的情緒,在每個人心中蔓延。
他們既佩服江南省團隊的進度和成績,同時又很是著急和焦慮。
他們自己選的課題方向,遠沒有江南省的那么難,可進度緩慢,推進速度堪憂。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完成。
負責人鄭世新,也是愁眉苦臉。
“這支江南省團隊,不可小覷啊,即便是我們和他們同時完成項目,以我們課題的成果份量,也比不過他們。”
“更別他們的進度,還可能比我們更快。”
副組長常凱通,凝眉道“鄭主任,我們可能得進一步加快進度才行了。如果真讓江南省團隊提前把項目完成,那咱們恐怕是一點獲勝的機會都沒了。”
鄭世新重重的點頭。
江南省的課題項目,難度更高,完成的還更快。到時候,四個一批國家基金不給他們,給誰
沒辦法,他們只能增加加班時間,繼續壓榨每個成員的時間和精力,盡可能多的推動課題進度。
“好像自從江南省團隊加入參選競爭之后,我們變得更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