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然愿意
同樣是合同工,可在康泰醫院這種省級一流的大醫院,無論是工資還是前途,都要比縣醫院高上許多
而且,消化科的劉主任,可是業界資深大佬,從他身上,必然能學到更多知識。
趙培儒微笑著看著這一幕。
努力的人,應該得到回報。
康泰醫院的事結束后,趙培儒正打算回江南省,卻又接到了秦明輝院士打來的電話。
“秦院士”
那頭,秦明輝院士笑著先和趙培儒問好、寒暄了幾句。
隨后步入正題道”我有個老朋友,廖慶儀院士,正在做一個項目,里面的某個難關,涉及到門靜脈高壓,你能不能幫得上忙”
廖慶儀院士
趙培儒一聽這個名字,心里便是一動
這位廖慶儀院士,可以說是消化科領域里的“腸道活化石“其89歲的高齡,經歷了消化科的許多國內醫學基礎技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從是消化科領域里當之無愧的no1。
更關鍵的是,趙培儒的這條任務鏈,最終是要加入“全國消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的。
而這位廖慶儀院士,正是其中的七位委員之一,也更是七位委員之首,份量最重。
趙培儒想要完成這條任務鏈,就得和這些消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們搞好關系。
這幾位委員,雖說沒有直接任命權,但卻有否決權。
之后,他從秦明輝院士手里,拿到了廖慶儀院士的手機號。
給對方撥打過去后,廖慶儀也明確爽朗的表示,他目前做的結腸腫瘤項目,其中一項涉及到“結腸腫瘤伴門靜脈高壓”,這一難關較難攻克。
廖慶儀團隊里的小組已經攻克許久,卻是遲遲攻克不下來,需要請一位同時精通兩個細分領域的外援。
正是和秦明輝院士打聽到趙培儒在結腸領域,和肝門靜脈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廖慶儀這才請秦院士幫忙牽線搭橋。
趙培儒一口答應下來。
“這次去幫忙”
谷妶
“或許,我還能順帶完成一項任務。”
趙培儒看向腦海中的任務鏈。
任務一在高難度結腸腫瘤手術中展現您的實力。未完成。
任務二將一種技術引入拓展到結腸腫瘤領域。未完成。
這兩條任務,到時或許能選一條完成。
趙培儒買了第二天的飛機票。
又在湘省逛了一天,領略了一下湘省的風土人情,景點美景。
隨后,趙培儒直飛南都。
很快,便抵達了廖慶儀院士的團隊所在地,南都鐵路醫院。
來到鐵路醫院,見到了這位89歲的老爺子。對方的精神頭雖然還算不錯,但身體狀況,明顯下滑的比較嚴重。
廖慶儀院士長著一副喜人的臉,熱情的接待了趙培儒。
“趙院長,我就開門見山了啊,我這身體狀態,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個月了,我也就不和你多說客廢話了,咱們直接說工作。”
他快人快語道“我昨天給你打電話后,我團隊里的門靜脈高壓課題組負責人侯昌,就給我提了個點子,你看行不行。”
他用座機撥了個四位數的內部號碼。很快,一個和趙培儒差不多歲數的侯昌組長,走了進來。
侯昌組長也是個雷厲風行的風格,似乎跟在廖慶儀手下的人,都沾染上了這種風格。他手里拿著平板,道“趙院長您看,這是我們組昨天集思廣益,想出來的解決門靜脈高壓難題的辦法”
侯昌把他的思路說了遍。
趙培儒看完資料,腦海里過了一遍。
最終他笑著點頭,道“不錯,這種思路很可行。”
他笑著看向廖慶儀院士“廖院士,看來我是白來了,侯昌組長提出來的思路,足以解決門靜脈高壓的難題了。”
他看著這“解題思路”,心里也不禁贊嘆,即便是在他腦海中的眾多“解題思路”中,這思路也算得上是非常高明的一種了。
如果是讓他來解決難題,也只能想出和這種思路不相上下,不分伯仲的思路。
這些院士們麾下的,果然都是些精兵強將啊,能人輩出,實力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