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醫院,科研和教學中心。
廖院士的大團隊,細分成十二支課題小組。
在最先進門的大廳,最顯眼的位置,擺著一塊白板,上面寫著每支小組最近的項目進度。所有十二組的人每天一上班,第一眼都會看到這塊白板。
今天,白板前圍滿了人。
“這第十二課題組,竟然要進行實例手術了”
眾人看著白板上寫著的黑字,都露出驚訝之色。
“第十二組不是才成立兩天嗎怎么就要進行實例手術了這么快”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這支小組,明明成立最晚,進度推進卻是最快。
“這里有十二小組的人嗎問問是怎么回事”
眾人正說話間,石衛萍來上班了,立即就被一群熟人給圍住了。
“石姐,你們組是怎么回事,怎么這么快就要實例手術了你們理論階段完成了嗎模擬推演部分完成了嗎”
石衛萍解釋道“我們在昨天下午完成的理論階段部分,昨天晚上完成的模擬推演部分。”
眾人面露驚訝之色,竟然真完成了
雙鏡技術不是挺難的嗎怎么這么快啊
眾人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可討論還在繼續。
二組,眾成員低聲道“十二組的效率好高啊,這才兩天時間,竟然就把理論階段給攻克完成了
副組長猜測道“是不是因為是引入的技術,所以才速度快畢竟有參考物,就有很多現成的東西。”
組長搖頭道“不,說是引入,實際上只是引入了一個雙鏡的概念而已,真正需要解決的實際難題,還多著呢。”
“而且因為膽管領域和消化結腸領域的醫學醫理不同,還得考慮區別,工作量并不少。”
小組眾人紛紛點頭。
第十二組的課題難度并不低,如果換成他們去做,那需要解決的消化道醫學醫理難題,恐怕根本不是兩天時間就能全部完成的。
那一個個的難題,可都是實實在在的,不是一個“引入概念”,就能解決的。
“看來,這位趙培儒組長,肚子里是真有貨啊。”
眾人紛紛點頭“能一來就提出雙鏡技術,還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攻克理論階段的難題,怕是這個人極為擅長雙鏡領域,頗有深厚底蘊和積累。”
廖慶儀院士在得知消息后,也特別驚喜。
他專門來了一趟十二組的大會議室,驗收十二組的階段性成果。
在趙培儒的授意下,石衛萍、陳彤運負責給廖慶儀演示。
等全部看完,廖慶儀眼眸里,滿是高興、滿意之色。
“不錯,雙鏡技術在你手里,是徹底把其優勢發揮出來了,竟然還用反向牽拉技術來避開了對肝臟、脾臟的損傷。”
“這個成果,給其他組減輕了不少負擔。已經大大超出我對你們的預期了”
廖慶儀院士很是驚喜
本來,趙培儒只要能解決“安全運用雙鏡技術“這個最基本的要求即可,沒想到,趙培儒還把雙鏡技術玩出花來了,把其優勢利用的淋漓盡致,一下給其他組大大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