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趙培儒身為消化科領域最頂尖的“七委員之一“,本身就是領導了。他自己給自己協調,當然可以了。
片刻后,趙培儒便拿到了所有深水潭醫院結腸領域病人的病案。
他看這些,是因為他的新任務鏈,要求他成為“國家第十一批學術及技術帶頭人”。需要在結腸癌領域大展身手。
而他現在身處京都,回不去江南省,便打算通過這種辦法,看看是否有合適的,能讓他完成任務的病人。
可惜,看了一遍后,趙培儒有點失望。
“我的任務一,要求診治一例罕見癥狀的高難度結腸癌病例”。
“這些案例,全都不符合啊。”
深水潭醫院作為全國排名靠前的頂尖醫院,自然不缺從全國各地用來的重癥病人,但,卻依然找不到趙培儒需要的“罕見癥狀”。
也足以看出,趙培儒這條新任務鏈的難度,比較高。
既然沒有合適目標,趙培儒只能另作他法了。
當下,三人聊了會兒天。
“趙院長,你得多在京都留幾天啊。讓我好好盡盡地主之誼,不能像前幾次一樣,急急忙忙的回去了。“雷镕笑著道。
在他眼里,趙培儒是個大忙人,不停的奔波忙碌于各個項目和各種輝煌成就上,一路花團錦簇,披荊斬棘,沒有什么停歇休息的功夫。
趙培儒笑道“這次,我得在京都停留一個月時間,時間多的是。”
“一個月”雷镕好奇。
趙培儒把情況一解釋。
雷镕和任金紅,都露出敬佩之色
“國家第十一批學術及技術帶頭人”這個稱號,光是聽聽就很牛。
雷镕和任金紅,在夜半人靜之時,未曾沒有幻想過,自己某天能走到那巔峰的一步,可那也只是想想而已,以他們的水平、資歷和能力,這輩子可能,永遠都達不到那個成就。
可眼前的趙培儒,卻已經在為之做準備,已經正式打算參與競選了。
“我聽說,總共的幾名候選者中“
任金紅道“除了您之外,醫師協會和醫院協會,也都各自舉薦了兩名比較強力的競爭者。”
“一位是津市的王登保,他在結直腸癌右半結腸切除上有很高的學術成就。”
“一位是南都的潘清圓,她在攀式回腸口糟溜上有很高的學術成就。”
“其他的大佬、院士們,要么是已經擔任過之前的幾屆帶頭人,要么是競爭力不如你們三個。”
任金紅作為消化科業內的人,對競選帶頭人的事兒非常關注,如數家珍。
趙培儒也對兩人稍有了些興趣,尤其是對兩人的學術成就。
“小任,你點開兩人的資料我看看。”
在兩人的醫院官網上,都有對兩人的成就介紹。這兩人都是各自醫院的“門臉、牌面”,其官網上自然是將兩人的所有輝煌成就,都羅列了個遍。
與此同時,全國醫學會、醫師協會、醫院協會三家協會,也組成了評審組,專門評審第十一批學術及技術帶頭人。
每個學科,都會評出一位帶頭人。
當評到結腸學科時,一眾評審人員,從眾多的報名申請名單上,最終選出了三人。
眾多評審互相看看,頓時心照不宣的一笑。
他們選出來的三人,全都一致,都是“江南趙培儒”、”津市王登保“、”南都潘清圓”。
其中一位評審道“要說合適的,我覺得趙培儒就特別合適,一來,他是消化科專業委員會七委員之一,還負責過863項目,更是拿出過器官簇移植這種輝煌成績。在結腸領域,也有巨結腸、引入雙鏡技術等成績,還主持過兩次全國手術直播。可謂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了。“
“只是“
他道“只是他在結腸惡性腫瘤、結腸癌這方面,確實沒什么突出成就,和另外兩位參選者比起來,差了那么一點意思。”
其他眾人,也都十分同意的點點頭。
“其他兩人最為突出的學術成就,正好都集中在結腸癌上面。但可惜,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又不如這位趙培儒。尤其是在名望、學術影響力上,比趙培儒都差了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