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儒現在要做的,就是和時間賽跑。
眼看工程院院士名額的評選,馬上就要開始了。
他“被提名”,成為候選者幾乎是鐵板上釘釘了。但他還想要更進一步,盡快的完成這個項目,做出成績來,讓那些有投票權的院士團們,把目光都匯聚到他身上來,把他們手中的寶貴一票,投給他趙培儒。
在電話里交代完雷镕后,趙培儒便起身。
“和我出差一趟,我們要去京都。”
韋宏兵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趕緊收拾東西。
跟隨趙培儒這段時間,他都已經習慣了趙培儒這不停出差的風格節奏了。
半天后,京都機場。
候機區,長椅上。
代淵拿著手機,看著上面的一張合照,心中感慨萬分。
這是他和楊海誠院士等人,在項目成立的第一天時,拍的合照。
那時的他們,滿懷雄心壯志,誓要把這個“結直腸癌伴肝櫻花高壓”項目給拿下。
在誓師大會上,他們曾經是那么有勁。
只是,這一切都煙消云散了。
他今天,要乘坐飛機,前往國外去繼續深造。
一年內,是不會回來了。
而其他老團隊成員,也都要各奔前程,有去參加其他老院士的項目的,有要回到臨床一線的,有要接受國內某大學邀請去當教授講課的
總之,合照上的這支團隊,從今天起,是分崩離析了。
悲涼感慨片刻后,代淵看了看手表。
飛機馬上快要起飛了。
正這時,旁邊有一道陌生的人影,坐在了他的身旁。
代淵注意到,對方帶著金絲眼鏡,氣質非常儒雅,一看就不是常人,在他身后,還站著一個人,明明年紀也很大了,但非常恭敬,一看就是學生、徒弟的身份。
代淵禮貌的笑了笑,然后挪了挪屁股,給旁邊的儒雅人士禮貌的讓了點坐的地方。
“就甘心這么走了嗎”趙培儒笑著問道。
代淵詫異的抬頭,看向趙培儒那笑瞇瞇的神色,一下子反應過來,對方這是沖著自己來的了。
“請問您是”
趙培儒笑道“我是消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是您”代淵一下子想起來前段時間的新聞,消化科七委員之一,第十一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救治了醫神吳佩敏
這每一個頭銜或事跡,都是響當當的
趙培儒看看手表,開門見山道“你們團隊,遇到的最大難點,是無法解決病人肝功能損壞,低蛋白血癥,凝血功能障礙,導致的術后可能發生嚴重并發癥,手術創面大量出血的風險,乃至肝功能衰竭的問題吧”
代淵目光一凝。
這些問題,趙培儒簡直直至核心,針針見血
但更讓他心神震動的,是趙培儒為何會知道這些
他們項目組已經冷藏封存,里面的資料也都是保密的,這些外人不應該知道才對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