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淵、陳嫁慶兩人,也激動的差點哭出來。相比于其他人,代淵差點就飛出國了,差點就和這個項目失之交臂了。
眾人慶祝、激動了一會兒后。
楊海誠院士率先冷靜了下來,“大家的心情我都理解,重啟項目,是我們每個人的心愿,但我們更大的心愿,還是能扎扎實實的完成它,讓它開出碩果累累”
眾人都安靜下來,聽楊海誠院士說話。
“今天的重啟項目,只是個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要比之前更努力,不要辜負了趙院長給我們重新爭取來的機會。”
眾人的目光,刷的一下都匯聚到趙培儒身上。
是啊,這次的機會,是趙培儒重新為他們爭取來的。把他們從分崩離析,支離破碎的團隊拯救回來的。
也是趙培儒,給他們指出了新的奮斗方向,給他們點亮了前進路上的明燈。接下來,就要靠他們自己,去披荊斬棘,朝著趙培儒給他們指引好的方向前進了。
楊海誠項目組重啟的消息,雖然極力的避免對外公開了。但,還是被捕風捉影的外媒,給挖掘出了蛛絲馬跡。
他們是項目成員的回歸,以及資金鏈的重新盤活,一點點猜測出了冷藏項目被重啟的消息。
當外媒把這則消息一公布,果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國內外的行業媒體和從業人員,都跟著討論這個話題。
京都醫學會。
“這些媒體,果然消息靈通啊。”
醫學會的領導們,無奈苦笑。
這個消息,本不想這么快曝光出去,想著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好能等到項目成功后,再曝光出去,那是最穩妥的。
現在,也只能面對這洶涌的輿論了。
以及寄希望于,楊海誠院士,趙培儒院長這重新組建的團隊,這次能夠給力,能把項目完成,把這些悠悠之口給堵上了。
地區聯席醫學組委會,藺勁松等領導,也表示了相當的擔憂。
一名副職領導道“咱趙院長,怎么會參與到楊海誠院士的冷藏項目里去呢唉,他不知道現在國內外有多少人,都盯著那個項目么”
現在的那個冷藏項目,就是個敏感、熱點話題,一個不小心就會被人拿去做文章的,就是個泥潭。
可以說,參與那個項目,是利大于弊。
很多人還以為,是楊海誠院士團隊,把趙培儒給拉進去的。
可隨著更多的消息出來,很多人都傻眼了。
“什么是趙院長主動去一力推動冷藏項目重啟的”
“甚至是他親自去說服楊海誠院士,還去把團隊的兩名核心成員,給召回來的”
眾地區醫學會領導,全都詫異不已。
趙培儒竟然“以身犯險“,故意去闖這龍潭虎穴
詫異過后,很多人逐漸反應過來。
“如果是趙培儒院長主動的話那這個項目,或許大有可為啊“
當很多人得知是趙培儒主動去做的后,態度一下子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因為他們太了解趙培儒了,也和趙培儒共事過很多次了。他們都知道,這位但凡是出手,那就肯定是有必勝的把握的。這位每次決定了某件事,那就肯定是有所準備,才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