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過去,一個小時過去
所有團隊成員,全都沒走,而是集體圍在病房的外面。楊海誠院士等核心成員也都坐不住,全在這里等待著,心里也在繼續琢磨著其他原因。
唯獨趙培儒,獨自安穩的在另一間單人辦公室中,開始了“掃雷”大業。
家屬也緊張的捏著病人的手,心中默默祈禱著這種方法能奏效。
“他手指好像動了。”
一個小護士,忽然驚呼一聲。眾人全都連忙看向病人。
只見病人的手指又是微微勾動了一下,旋即,眼皮子也一抬,睜開了眼睛。
“你們怎么都在”
病人自己都嚇了一跳。
他“睡著”前的最后一個記憶,還是自己要被推進手術室。難道是手術沒做好
可旋即,他發現,所有人的臉上,全都洋溢出了笑容、高興
家屬也緊緊的捏住他的手,眼淚撲簌簌的就出來了。
代淵醫生笑著,為他解釋前后情況。
病房門口外面,看著這一幕的楊海誠院士,懸著的一顆心,也終于放下了。
“還是趙院長厲害啊。”
“是啊,還是他眼光高明,經驗豐富,這么罕見的病癥,我聽都沒聽說過。”
“又讓咱長了見識啊。”眾人心中感慨良多。
有些女團隊成員,還悄悄抹了把眼淚,這個病人一直醒不來,簡直是要嚇死人。她們都害怕病人會出事,害怕這個好不容易重啟的項目,會再次失敗。
這時,陳嫁慶跑了出來,笑著匯報道“這是最新的病人數據,所有數據都非常好,完全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標。”
楊海誠院士笑道“好,這次,終于可以向上面匯報喜訊了。快去吧,上面領導估計也都等著急了。”
這個病人的安危,牽扯到太多人的神經了,今天,不知有多少人守著手機,一直等著這邊的消息。
喜訊匯報上去,上面醫學會、各部門領導都高興了,喜不自禁。
京都醫學會的領導大手一揮,現在可以安排國內官方媒體,去報道這一好消息了
關心著這里的老院士、老朋友們,得知消息后,也都笑著打電話慶賀。
這件事情,讓很多人,都記住了這個罕見病癥。
隨著新聞報道,將消息公布出去。
國內的相關行業輿論場,一片歡騰、慶賀、高興。
工程院院士們,則都記住了趙培儒這個名字。
在他們心里,與其說,這個項目是楊海誠院士主導的,更不如說,是趙培儒一力讓這個項目重新活過來的。前后兩次力挽狂瀾,都是這位趙培儒的杰作。
而那些之前跳的歡的外媒,突然就悄然失聲了。
他們只報道國內的負面消息,在這種巨大的成功面前,他們反而像是失明失聰了一樣,裝作看不見。
趙培儒的腦海里,響起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務二在一項醫療科研項目中,解決結腸癌領域的至高難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