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粘膜剝離術,說白了,就是以標記點的方式,不停的用鉤刀來下刀剝離。
這種方式,對病灶小,并且沒有淋巴轉移早期胃癌,有著奇效。
所以長期以來,醫學界對這種方式,產生了“路徑依賴”,和“慣性思維”,即便是一些病灶大的早期胃癌,也用這種方式來做。結果就是一敗涂地。
后果就是,大病灶領域,變成了長時間的空白。
直到今天,趙培儒提出新的內鏡下切除術,這才終結了這種尷尬的窘境。
所以可想而知,現場的眾人,心里有多么激動
“劃時代,簡直是劃時代啊“
就連想來穩重如山的鄭院士,此刻都激動的胡子發顫。他臉上那白色的胡子,一抖一抖的,顯示著內心的不平靜。
其他人,更是激動的無以復加。
這臺手術的成功,標志著全球早期胃癌大于兩厘米的病灶,終于可以用安全、有效、穩定的內鏡下技術來切除了
這是一個時代的進步
眾人此刻,都有種見證歷史的興奮感。
手術后。
鄧醫生幾乎每天都要跑七八趟病房。
不停的記錄,分析術后病人的數據。
越是記錄、分析,他的心里也是歡喜。
這臺手術的療效,比起之前的內鏡下粘膜剝離術,確實優秀太多了確實是太適合這種大直徑的病灶了。
鄧醫生對女病人道“你身體內,病灶清除干凈了,等修養七天左右后,你們依然能回去,繼續你們的蜜月之行。“
女病人嘴角不由得翹了起來。
這是她自從結婚第二天后,聽到過最好的消息了。
一場“胃癌”,當時幾乎要把她嚇死。現在,她太高興,太激動了。
鄧醫生道“建議你以后每隔兩到三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女病人連連點頭,這也是預防以后再次患胃癌的最有效方式。能像這次一樣,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鄧醫生走后,小護士走了上來。
她羨慕的看著女病人“你有個好男友啊”她看了眼外面。
此時,女病人年輕的新婚丈夫,正忙碌跑上跑下,當真是和女病人一起,共度了這場難關。
女病人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是呢,我沒有選錯人啊”
她感覺,這輩子,能找到這樣好的老公,已經知足了。
全國醫學會。
王副會長在接到趙培儒項目手術成功的消息后,也狠狠的揮了揮拳頭。
向他匯報消息的工作人員,也是激動的滿臉通紅。
“王會長,按照徐所的說法,這個項目技術成功后,估計會引來國際醫學界的大量關注。”
他這是提醒王副會長,得早做準備了。
王副會長點點頭,笑道“國際關注不會少的。尤其是這一塊,本來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高野久秀教授那里,都覺得這個細分領域的下一次突破,應該會發生在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