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儒笑道”好,多謝了。”
他掛掉電話,查看內部郵箱。
郵箱里,十七個項目課題,以及其負責人和課題簡介、課題研究方向、課題當前報備進度等等,全都詳詳細細的羅列出來。
這些東西是不對外公開的,一般人也查詢不到。也就是趙培儒現在身份地位不同了,才擁有隨意查詢這些資料的權利。
十七個項目課題,趙培儒一個接一個的看過去。
他接下來的任務三,要求“解決袢式造口風險高、并發癥高的難題。
他得看看,這些課題項目,哪一個和他的任務,最為契合。
這一圈看下來,趙培儒選定了一個,“這個皖省,牟白云院士的研究方向,和我的最契合,而且”
他眼睛眨了眨,這個研究方向的科研經費,怎么這么高
他仔細看了一遍這個研究方向的經費,發現竟然已經連續增加了三次。
最開始的科研經費,和其他科研方向項目相差無幾。但在經過幾輪的“征戰”后,這個方向始終出不來成果,于是一次次的增加經費,又不斷的從全國吸納這方面的人才。
最終,增加了三次經費后,這個研究方向的經費,已經成了一筆天文數字。
趙培儒啞然一笑“這要是給我這邊爭取過來,那得讓宋校文、葛建明他們樂開花了。”
江南省現在雖說,uu看書也算是醫療強省了,但申請道的科研經費,還是不多。而這個項目如果能落戶江南省,能為這邊帶來大量的資金。
趙培儒打算,把這個科研方向,尤其是這筆巨額科研經費,給弄到自己的地盤上。
趙培儒先動身,去省醫學會,找了一趟葛建明。
兩人又給地區聯席組委會的藺勁松,打了一通電話。
三人商議了一下這事情。
藺勁松驚訝道“你是說,想把經費和團隊人員,全都拉到咱地區來全都弄到江南省去”
旁邊,葛建明也是聽趙培儒聽得大吃一驚
項目經費也就算了,畢竟兩人,對趙培儒的能力是非常認可的,也相信趙培儒是真能把一項國家級項目,給攔過來的。
可皖省那邊,可是有一支現成的團隊,而且帶隊的組長,還是一名工程院院士,這種級別的人才,趙培儒竟然打算直接“打包”,一并拉攏過來
兩人聽了趙培儒的話后,心頭已經是一片火熱
要是真拉攏過來,那他們江南省地區,就擁有了除趙培儒之外的第二名院士
趙培儒道“這事,首先得需要地區、省兩級的政策扶持。”
各個地區,對于醫療科研研究,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政策扶持,有的是給開綠燈,有的是給人才以物質、榮譽上的吸引力,有的是給技術引進以良好的交換條件。這些,需要藺勁松、葛建明這兩位領導來制定。
“這些都好辦。”
藺勁松、葛建明一致同意。相比起來,能吸引一名工程院院士過來,這些都只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