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除了積累了一些失敗的經驗外,毫無所獲。
趙培儒翻看了一下各種實驗數據。
果然,失敗的一塌糊涂。
對此,他其實也早有預料。
想要結合保膽術式,可不是這么生硬的“一加一”、“硬生生拼湊起來”這么簡單。
還是需要用到一些“小技巧”的。
只是這點“小技巧”,在別人看來,難如登天。
梁成磊在旁邊,看著趙培儒的側臉,忽然就心里一動。
這么一尊“保膽”大神,就站在眼前。
為何不向他求援呢?
“趙主任……”
梁成磊澀聲開口道:“我們在保膽的思路上,肯定是不如您理解的深刻。”
“要不……您指點指點我們?”
“您有那么深厚的保膽經驗,您隨便指點幾下,說不定就能啟發到我們,能讓我們受益匪淺了!”
眾團隊成員,此刻也充滿希冀的,抬頭看向趙培儒。
他們失敗了這么久,對自己的實力都有些懷疑了,對試驗都有些心理陰影了。
此刻,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
趙培儒笑道:”指點談不上,不過,我最近對這膽囊囊腫擴張領域,也比較感興趣。“
“我覺得,這個方向……大有可為!“
“我會通知組里的成員,最近重點思考和討論這個方向。”
梁成磊等人聽了,精神不由得一振!
組長看重他們這個方向?
還覺得大有可為?
這讓他們信心大增!
無疑,也是對他們選題的一種肯定!
尤其是趙培儒的承諾……
不僅他自己感興趣,會更多的考慮這個方向,同時也會集中組里的優勢資源來攻克!
這種來自組長,來自“保膽術式開創者“的肯定,太振奮人心了!
趙培儒交代道:“另外,你幫我找一例合適的病人。我們就以這例病人為目標對象,來改進方案。”
趙培儒將寫好的“對病人的要求”,在微信上發給梁成磊。
同時,他在“江南省保膽專項項目組”里,發了一段信息。
趙培儒:“我認為,膽囊囊腫擴張方向,和保膽思路比較契合,大家最近這段時間,可以集中討論、重點考慮這個方向。”
這話發完,趙培儒就放起了手機。
而群里,則因為“趙組長“的這一段發言,引起了一片漣漪。
一些不能在群里公開聊的話,成員們就用微信私聊,打電話等方式溝通。
“奇怪了,組長怎么突然要走這個方向了?”
“膽囊囊腫擴張領域,和保膽主張并不契合吧?”
眾多成員,在當初紛紛選擇了其他更契合的選題。
他們之前就就考慮評估過,認為這“膽囊囊腫擴張”,契合度很低,甚至完全和保膽不搭邊。
也就港口總院的梁成磊,人微言輕,在組里面地位最低,只能輪到最后選擇,這才最終選擇了這個選題。
所以,現在趙培儒突然發的這段話,讓眾人心里特別奇怪。
“說實話,咱這趙組長,也就是開創保膽第一式時,占了個先機。”
“而咱幾個老資歷的,卻在膽囊領域已經深耕多年了。”
“咱對保膽的理解其實不錯,之前只是因為大趨勢在切膽上,這才沒有顯露什么。而只要咱調轉了方向,肯定是能比他走得更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