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器官簇置入后,所導致的最大難點,還是在后面的消化道重建。”
消化道,從上到下,依次涉及到胃、膽管、空腸、十二指腸、小腸。
每一個臟器、組織、器官、都有各自的重要管道需要重建。
這一下全弄進來,光辨別清楚哪個器官、哪條管道,就是個大難題!
萬一吻合錯一條管道,那就得再次做開腹手術。
但……這例病人的身體狀況,明顯是無法支撐再次外科手術了。
也就是說,這就是最后一次外科手術機會。
只能對,不能錯!
這是整臺“器官簇肝移植”手術中,難度最大,復雜程度最高,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甚至可以說,因為前期的“偷懶”:把整個器官簇,直接整體置入。
導致前期的工作變簡單了。
但卻是把所有難的工作,都推到后面的這部分了!
現場觀摩室中,專項組的眾專家,也神色緊張。
這部分,是他們之前推演手術時,最容易出錯的部分!
甚至當時他們只是嘴上限時推演。都可能因為需要“同時處理”的管道太多,而腦子紛亂,忙中出錯。
更何況在實際操作中,復雜程度更高,面臨的實際問題還會占用一部分大腦資源。
這時候的大腦,就像是一顆超負荷的CPU處理器……
當那瞬間的,大量的,復雜的,極其容易錯亂的處理工作一下子涌來,會讓大腦這顆處理器,超頻,發熱,卡頓,甚至死機,重啟。
所有現場的專項組專家們,都有些忐忑,心里沒底。
“這是最大,也是最后一個難關了。”
“如果能扛過這個難關,那這臺手術,問題就不大了!”
消化道只要能順利重建,后面剩余的手術部分,都沒什么大的難點了。
所有難點,幾乎都一窩蜂的集中在這一部分了。
觀看直播的眾人,當看到那各種消化道及各種需要吻合的管道時,也跟著發慌。
他們平時的手術,要么是腸胃吻合,要么是膽管空腸吻合,要么是十二指腸小腸吻合……
都只是局部、小范圍的吻合。
哪里做過這種,一整個整體擺在那里,不僅找選紛亂,所需的吻合技術也多種多樣,還得考慮每次吻合時先后順序對整體的影響,以及得應對各種意外風險的?這里面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光是看著屏幕,我都有種絕望感啊!”
“這趙老師,是把自己逼入絕境了。這么龐大的器官簇管道吻合,他怎么梳理得過來?“
“那一大片血腥的腹腔,完整的解剖,讓我看的都跟著心悸。”
“是啊,上次看到如此大規模的創面裸露時……還是在上學時,上解剖課的時候。”
眾人感慨過后,也逐漸琢磨出一種味道來。
“看趙老師的直播,和其他老師的……感覺全然不同!”
“其他老師,都是選用成熟的術式來直播,我們觀看時,只會抱著學習、欣賞的心態。”
“而趙老師,經常會直播這種‘首例’、‘第一次嘗試‘的手術。“
“也就是說,連他自己,恐怕都不敢保證手術能否成功。”
“這就讓我們,跟著多了一份擔心和激動。”
這幾條評論,引起了各省專家們的共鳴。
尤其是江南省的醫生,他們觀看趙培儒的直播次數最多,越是跟著趙培儒一起擔心了好幾次。
“說起來,趙老師是真的在帶著我們,探索最前沿的醫學技術。”
“這是在真心為醫學事業做貢獻啊!”
“不惜他自己可能在鏡頭面前失敗,也要帶著我們,探索最多的可能。”
“偉大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