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自己能獲得這些名氣,要歸功于爭了光,揚了名。
而爭光,靠的不是別的,就是能“啃下硬骨頭”的硬實力。
醫生這個行業,硬實力,就代表著核心競爭力。
……
“863專項項目組”,在完成任務后,也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
人員解散。
因為項目目標已經達成,所有專家都會回到各自原本的崗位上,只保留專項組的組名,以及眾人頭上的頭銜,留做紀念。
最終總結會上,組委會領導、省領導全都出席,對所有成員的付出進行了高度稱贊,尤其是表揚了趙培儒在其中起到的不可磨滅的,重大的貢獻。
會后,趙培儒和眾專家們,一起去聚了聚,吃了頓散伙飯。
之后,大家各自回歸各自醫院。
……
接下來幾天,趙培儒正常上班。
之前手術直播的熱度,卻一直持續不減。
app上,在線反復觀看他那臺手術錄播視頻的,每天都保持著五十萬以上的人數。
各家醫院內,這幾天熱議的話題也始終是趙培儒。
……
醫務的竇科長,突然找到趙培儒。
“趙主任,港口集團總醫院,有個老年肝門部膽管癌病患,想請您主刀做臺手術,同時也算是給他們來一場現場手術教學,您看有空嗎?”
自從863項目之后,類似的“高價請飛刀”、“邀請現場教學”、“邀請過去授課”的,越來越多。
而且每家醫院出價都極高,都想把趙培儒這位“地區級名醫”給邀請過去。
趙培儒考慮了一下。
如果是太過“簡單”的手術,就拒絕了。
老年肝門部膽管癌?
對比起其他飛刀來,這臺還算是稍有難度。
去一趟射正好,能培養一下自家醫院的幾個種子選手。
他把馬林、柴寶榮、魏曉斌幾個科室里的老手都叫上。
這幾個人,跟著他時間最久,但實力水平還是和“賈彥軍、侯文博”這種省級的醫生,差距很大。需要再給他們開開小灶。
趙培儒帶著人,來到港口集團總醫院。
一抬頭,就看到港口總院的大門口上面,張貼著一張紅色橫幅。
“歡迎西京醫院畢慧文教授蒞臨我院指導工作。”
畢慧文?
趙培儒前段時間,才去過西南地區交流,所以對這個名字頗有印象。
西京醫院,是全國排名前列的那一批頂尖醫院之一,和京都、海市最牛的幾家醫院齊頭并進。可以說,代表著全國最先進的醫療水平。
而這畢慧文教授,在西京醫院也是出了名的專家。
這時,港口總院的院長杜榮,帶著肝膽胰外科高主任,前來迎接趙培儒。
看到趙培儒的目光,在紅色橫幅上,杜榮院長笑著解釋道:
“趙主任,今天正好是和西南地區尖端業務交流的日子。”
“這也是上次兩地定下的交流項目之一。”
這正是上次,趙培儒和組委會領導們,一起去西南地區的協商,眾多協商成果之一。
趙培儒笑道:“趕得巧了。”
杜榮院長笑道:“可不是嘛。”
他迎接趙培儒一行人,來到肝膽胰外科,大家一起碰了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