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儒上臺。
給眾人講解病人資料。
“我們這次的患者,是54歲男性患者,長期腰背部疼痛,體重快速減輕五個月,隨后入院。”
“入院后,血清檢測ca199大于1000,做ct后,發現胰體尾部有腫塊,包繞腹腔干超過180度。“
眾人微微點頭,這就已經符合他們的項目指征要求了。
沒想到,趙培儒繼續道“這例患者,不僅包繞腹腔干,還將脾動脈、肝總動脈,都包繞了。“
眾人一聽,眉頭不禁一簇。
脾動脈、肝總動脈的解剖游離難度更大,一旦包繞過嚴重,那術中的切割分離工作,無疑工作量更大,并且術中風險更多。
“趙院長,這個案例的難度,是不是有點高了”
“是啊,我們只找一例包繞腹腔干的病人好了,這樣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成功率。”
趙培儒微微一笑,沒有答這茬。
而是繼續道“今天上午,我讓馬林,給病人做了個動脈血管造影。”
“病人的腹腔干,肝總動脈,和脾動脈,受腫瘤侵犯擠壓,而縮窄閉塞。”
這話一說,眾人臉色全都一變。
這已經達到復雜危重的地步了
“趙院長,您三思啊”
“是啊,咱的項目要求,只要包繞超過腹腔干180度就行了。這例病患的縮窄閉塞,很難處理啊”
眾人臉上,全是為難之色。
即便是剛剛得到新方案,也無法給眾人更多的信心。
新方案好是好,經過幾幾天眾人的反復討論和推演,發現其也確實能切實解決包繞問題。
可這轉眼,病例的難度也比預想中的高了許多,新方案應對起來,是否會捉襟見肘誰都不知道。
趙培儒道“來之前,我專門問過聯席組委會的項目評審組。”
“他們的評分標準,是根據我們項目難度而變化的。”
“也就是說,病患難度越高,就越是能獲得高評分。”
眾人表面上沒有說什么,但內心里,卻是補了一句“這得是在項目成功的前提下,才能獲得高評分啊”
趙培儒繼續道“而且,我們江新醫院住院部,正好有這么一例合適的病患,也省的再協調其他病人了。”
“關于病人的詳細資料,都在這里了。”
“郝主任,周院士,你帶著大家,一起閱片。”
“好好研究一下這例病人,根據病人情況,再對方案做一些調整。”
眾人看趙培儒已經做了決定,也不好在這時候反駁。
畢竟趙培儒是專項組的組長,而且威望很重。
等趙培儒離開后,眾人都圍攏在周顯民院士,郝西華主任兩人身旁。
“周院士、郝主任,剛才我們在會上,不好明著反駁趙院長。”
“可這例病患,難度太高了啊”
“一個包繞的動脈過度,肝總動脈、脾動脈,都得分心去處理,這很可能會讓手術時間,再多延長兩個小時,意味著,多出兩個小時的風險。”
手術時間越是延長,病人越是不耐受,各種預想不到的意外,會層出不窮的往外冒。
甚至到了后面,會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手術臺上大搶救,到那時,能不能保住病人的命都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