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了自家的項目案例,要糟了
這時,趙培儒道
“我們江南省的這例病案,就是采用的第一種加第二種方法,聯合判斷。”
“并且還做了兩手準備,于術中做好了血管重建準備,一旦在切斷腹腔干后,出現了肝臟出現嚴重的缺血表現,我們也會立即進行肝動脈重建,不會拿病人的生命開玩笑。”
“可蘇省同僚的項目案例,判斷方法就沒這么嚴謹了。”
“我依照剛才的四種方法,對他們的項目實例手術進行了分析,發現他們并沒有嚴格遵循這套規則,或者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套規則。“
“他們的病人,在術后是很可能會出現這些并發癥的。”
這話一說,蘇省那邊,很多專家臉色瞬間煞白。
這話,直指要害。
他們此刻也后悔不跌,這些規則,他們之前只是朦朦朧朧意識到,但卻沒有明確出來,遵循的便沒有那么嚴格。
沒想到,竟然埋下這么大的隱患
好幾個蘇省專家,不斷的重新翻看著自家的項目案例,臉色不斷變化。
越看,臉色愈發難看
最終有的人頹然一嘆,有的更是面色呆滯,良久都反應不過來。
這是硬傷
誰也挽救不回來的硬傷
別說是江南省的專家們,以此為攻擊點來攻擊他們了
就是他們自己,都很后悔自己做的這份項目案例。
想到之前,從實驗手術室出來時,自己的那份意氣風發,卻絲毫沒有意識到危機已經潛藏的樣子,眾人就是一嘆。
“這么嚴重的硬傷,我們怎么就沒看出來啊。”
“而且,還給那例志愿者病人,直接做了手術了。”
眾人心里難受之極。
那例接受了試驗性質手術的志愿者病人,術后是有可能會發生上述并發癥的,甚至如果嚴重的話,怕是還會危及的生命。
雖然其簽署了同意書,愿意承擔試驗性質手術的一切后果。
但醫者仁心,專家們此刻,也是極為后悔。
為什么自己能力那么差
為什么自己沒有早點意識到
為什么沒有早點聽到趙培儒的這套規則理論
半天,蘇省那邊的專家,一個都沒說話。
連一直能言會道的董元恒教授,此刻也是臉色有些發白,看著那份項目病案,目光發滯。
蘇省的領導們一看這場景,心里都是輕輕一嘆。
看來,他們是輸了。
而且專家們犯下這么大的規則性錯誤,估計心理都不好受,回頭,還得想辦法開解他們。
既然是醫療科研項目,就會有成功和失敗。既然是試驗性質的醫療項目,那就有可能會發生這種預想不到的情況。
沒有科研項目是能順風順水的,必然都是從不成熟到成熟。都是必經之路。
只有不斷的犯錯,才能知道什么才是對的。才能為后人,留下寶貴的醫學財產。
主持這場會議的聯席組委會聶主任,開口道“羅會長,你們沒什么說的了嗎”
他要最后確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