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趙培儒把的所有信息都填上去,點擊申請。
全國抗癌協會胰腺分會。
應鐵軍,正和幾個負責人聊“新主任委員”的事兒。
應鐵軍坐在最中間的主位上,道“趙培儒和傅程,這兩位都是非常優秀的胰腺專家,無論選擇哪一位,都能壯大我們胰腺分會,加強我們胰腺分會的專業力量。”
“但,名額只有這一個,只能從中選擇一個人出來。”
“另外一個人,只有等下次再有名額時再考慮了。”
應鐵軍用手指敲敲桌子“大家都發表一下意見吧。”
旁邊,二把手把最新一期的臨床醫學雜志,擺在桌子的中央。
“大家可以看看最新一期,趙、鄒兩位的論文。”
“抗癌胰腺領域,高齡患者一直作為高難度課題,很少有人敢去觸碰。只有身懷責任感,并兼具高水平的,才敢著手這個課題。”
“這么高難度高復雜度的課題,主導者是趙培儒院長,鄒斌院士為文章第二作者。光從這點上,我就主張選擇趙培儒院長。”
這話一說,不少人都是微微點頭。
事實勝于雄辯。
他們以前更傾向于選擇傅程,也是因為傅程非常優秀,身上背著的成就非常多。
但現在,一位更適合的人選冒了出來,他們自然就改變主意了。
會后,應鐵軍想了想,給鄒斌院士打了個電話過去。
對方畢竟是胰腺分會的創始人,同時也是傅程主任的老師,應鐵軍想把這事,提前和對方支會一聲。
接通電話后,應鐵軍態度恭敬,尊稱老師。
等把事情說清楚后,鄒院士那邊不由得笑罵一句。
“鐵軍,你就是想得太多”
“要我說,就應該選趙培儒院長”
“我幫你把關了,他的水平,當你們分會一個主任委員,綽綽有余”
有鄒老師這句話,應鐵軍頓時放心了。
省醫學會的大會長葛建明,來找到趙培儒。
“趙院長,上次我和你說的,整合全省科研資源,成立省科研中心的事兒,全部工作已經都理順了。”
“你看看,這是所有資料。”
葛建明是想讓趙培儒來擔任這“省科研中心”的第一任中心主任的。尤其是這次整合的最大助力,就是借助趙培儒那超然所有人的名氣、地位
所以,事無巨細的,葛建明都過來和趙培儒商議。
趙培儒接過資料來看了一眼。
這個省科研中心成立之后,會下設一個總部行政辦公處,設立在省醫學會內。
然后下設一百多家分部,下設一百多位分部主任,依然由各醫院的原科研中心主任擔任,但趙培儒這個總部大主任,對其有了“予奪”的大權。
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改變。
最重要的本質上的改變,還是以下兩點。
一是各個分部以后,所承接的項目,不再自由承接和開展。這樣會造成不必要的重復浪費。而是由總部統一調配。分部承接不同的項目,或是承接一個項目中的不同細分模塊。
以此,來達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
二是要設立一個“總部科研中心”,省里研究決定,就設立在江新醫院的西院區,省里會繼續加大對西院區的投入,重金打造,把西院區徹底打造成全國一流的醫療科研基地。
這兩點,都讓趙培儒眼前一亮
這對他,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