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起資料上張清源的介紹,許羅會心一笑,明白張清源為什么會帶頭鼓掌了。
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鼓掌這個事情學校里還是教過的,自然知道什么時候要鼓掌。
可不像在場的其他老道或者老僧眾,這些人的年齡大多都在七八十往上。
以他們這個歲數,可沒學過西方人鼓掌的那套東西。
而且中國也沒有鼓掌的傳統,只有到了精彩的地方,大聲喝彩才是傳統。
看看中國傳統的那些戲劇表演時,以及接頭賣藝表演,都是人們情到激動的時候大聲喝彩,從沒人鼓掌的習慣。
而且在那種場合,若是單一的鼓掌,就有著搗亂的嫌疑。
這就有人會抬桿了,明明電視劇里面就有人鼓掌。
那你也不看看電視劇是什么時候拍的,古代能拍電視劇嗎?
再者古代歷代皇帝開會,再怎么樣也不會有人鼓掌,所以在傳統上,開會沒有鼓掌這個文化。
鼓掌在古代或許有人用,但是人們也不會隨意的對人用,畢竟鼓掌可是有兩層含義。
一是,你的確是在贊美我,二是,你是不是在反諷我。
這是國人傳統心態,所以民眾對人鼓掌,使用的時候是慎重在慎重。
也只有近現代,隨著西方的文化傳入,也就是開會的文化傳入后,開會鼓掌才逐漸興起。
但是對于在坐的那些七老八十的修士來說,鼓掌!那是什么東西?
他們長這么大可沒學過這套,而且教派里面也沒開會這個詞。
在場的除了張清源在學校讀過書,有經歷過這些,其他人可不會有開會的經歷。
他們是修士,已經脫離了凡人的界限,心中的只有自己的大道。
怎么可能會浪費時間,去搗鼓這些事情。
所以對于許羅的講話,眾人是聽在心里,記在心里,但就是眼神淡淡的望著臺上的許羅,沒有一點反應。
草草的結束了會議,其余六人退了出去,只有許羅留在臺上。
“會議已經結束,下面就是你們修道界的人,推舉出一個發號施令的人,來統領一下各位。”
“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個方圓里面還是要有一個中心點的。”
“在坐也有著三十六位真人,都來自全國各地,心里肯定都誰都不服誰。”
“但為了封印,這件事情諸位真人還是要做的。”
“在場的都是修行界的人,也是靠本事和實力說話,所以傳統那種按資歷來排的就不成。”
“依我看,諸位真人之間也都不認識,就上臺來自我介紹一番,隨即展示一下修為,就以修為的高低來決定吧!怎么樣?”
將心中的想法全部說了出來,許羅望著臺下的眾人,詢問眾人的意見。
“善!”
眾人沉默思考了一下,覺得許羅這番話沒什么問題,間短的回答了一個字。
這樣處理再好不過了,他們修士本來就是以修為說話,按修為最高的人來當,他們也沒什么話說。
許羅想起臺下眾人沒有現代社會那種經歷,便明白這自我介紹,恐怕眾人也不會那么積極。
為了不浪費時間,許羅想到了一個辦法說道。
“諸位也沒有上臺自我介紹過,我就給諸位出了一個注意,諸位也不用糾結怎么上臺,就按坐次一個一個來吧。”
“這樣方便也快速一些,避免諸位真人的謙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