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尊!你怎么來了?”
外界過了一個小時,正清山過了九個小時,處理完事情的葉小麗回到正清殿,看著大殿上座坐著的張清源,疑惑的問道。
“孤峰觀那邊為師找到人照看了,所以從今往后,為師都會在正清殿坐著。”
張清源睜開眼睛,淡淡的說道。
“哦!”
葉小麗明白的點了點頭,隨即不再理會張清源,徑直的出了大殿。
葉小麗直接離開,張清源無奈的搖頭。
這甩手掌柜當久了,道菱都知道有事找他沒用了,現在都自覺的不找他問事情。
這樣為師尊排憂解難的徒弟,給我來一打,張清源心中高興的想到。
過了一會,李亥午進入正清殿,看到閉目打坐默念經文的張清源。
很是自覺的躬身行禮,隨即退出了大殿。
對于李亥午的所作所為,張清源神識都看在眼里,沒打擾他默念經文,張清源很是滿意。
猛的一愣,張清源突然發現自己好像還沒找到陰神境的法術經文。
隨即張清源糾結了起來。
他要不要讓出一半的時間,用在陰神境的法術經文上。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修為最重要,但是又不能沒有對敵的法術。
“罷了!陰神境找一篇,得到九個法術,陽神境就不浪費時間找經法術性的經文。”
心中一推算,陰神境的遍數已經夠離譜了,陰神與陽神本質上沒有多大差距,與其浪費時間在陽神上,還不如在陰神境上花費相對要是少的時間。
跳過陽神境,待到修為到了元神,再尋找一篇法術性的經文,這樣也算修為和法術兩者都兼顧到。
想到就做,張清源沉浸心神開始回憶所有的經文。
一個小時過去,張清源將目光定格在一篇名叫《太上老君內觀經》的經文上。
這是一篇內修的經文,注重意識修煉的一篇經文,從而達到內觀養生的經文。
內觀養生是對于普通人而言,張清源需要的是經文中可能存在的法術。
但意念的修行肯定和靈魂有關,而陰神境修煉的就是靈魂,所以張清源才會選到這篇經文。
不做耽擱,張清源隨即背誦起了《太上老君內觀經》。
“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父母和合,人受其生。”
“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
“元和哺食,時不停也。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
好在葉小麗、李亥午二人來過離開了,不然看到張清源突然默念起了太上老君內觀經。
一定是滿腦子的問號,怎么就背誦起了經文來了。
不過因緣際會之下,張清源所想的這一切都沒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