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張軍豪,特一班一共12個人,算上中間換人的時間,沐塵也只用了10分鐘就解決了所有的戰斗。
打完之后,特一班所有人看向沐塵的眼光已經完全不同了。
之前看沐塵打張軍豪的時候,所有人都只覺得很爽。
但輪到他們自己之后,他們才明白張軍豪從訓練艙中出來時,為什么會是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樣。
因為那種無力感,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所有人在跟沐塵交手的過程中,前期都是拼盡全力的進攻,而沐塵只格擋和躲閃,并不還擊。
直到他們把自己所擅長的東西全部展現出來之后,沐塵才隨手一擊,解決戰斗。
但就是這一擊,如同夢魘一樣啃噬著所有人的心。
那一刀明明白白就在那里,但卻無法抵擋,無法躲避,甚至就是想略微掙扎一下都做不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機甲被擊穿。
那是一種絕望的感覺!
他們甚至完全無法衡量出自己與沐塵之間的差距。
他們卻不知道,這已經是沐塵刻意收斂之后的結果了,如果他實力全開,這些戰士們只會輸得莫名其妙,根本連沐塵是怎么攻擊的都無法察覺到。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還在努力尋找差距。
通過這次戰斗摸底,沐塵也對所有人的實力了然于心。
特一班的這些戰士果然不愧是聯邦的精英,實力非常強大,他們中哪怕最弱的一個,也不會比曾經奪得機甲爭霸賽冠軍的柳意眠差。
嗯,這里說的是在精神力突破之前的柳意眠。
最重要的是,他們每個人的基礎都非常扎實,在機甲操作上,基本沒有任何短板。
當然,這并不是說他們在機甲操作上就不存在任何問題了。
他們每個人在戰斗中都已經形成了自己風格,但這些風格大多是在聯邦部隊這個大熔爐里被強行鍛造出來的,并不一定就適合他們。
此外,聯邦軍方對于戰士的培養,更注重團隊協作,一支隊伍當中,攻擊,防御,偵察,控制都有明確的分工,這也導致了這些戰士的技術各有偏重。
對于普通的機甲戰士來說,這并不是一件壞事,術業有專攻,團隊合作可以使得他們在那些動輒數千上萬架機甲參與的戰場上,生還的機率大大提升。
但對于戰神級的機甲戰士而言,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戰神級,基本已經是聯邦的戰斗序列當中最頂級的存在了,無論投放到哪個戰場上,都需要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這就需要戰神級的機甲戰士必須要具備極強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實聯邦也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災難級機甲在部隊中,通常已經是作為尖兵或者戰場指揮者存在的,但是這些骨子里帶出來的問題,卻并不是那么容易解決的。
比如白熊比爾,沐塵就可以看出來,他肯定是駕駛防御機甲出身的,所以在戰斗中防御方面他幾乎可以做到完美,但對于進攻機會的把握,卻不盡如人意。
并不是他意識不到那些機會,而是在面對攻擊和防御的選擇時,他絕大多數情況下會去選擇更為穩妥的防御。
但是此時他身邊并沒有隊友的存在,他防守得再好,也不可能幫助他取得戰斗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