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個嗅覺靈敏鼻子的見證下,張大丫不得不松口承認小灶的事,她神情自然,謊話張口就來:“從地里回來的時候遇到黎春花了,她挖了半簸箕花蛤,給了我一小把。你們不是都嫌那玩意肉少嗎?剛好朵丫餓了,我就煮煮給她吃了。”
然而李老幺才不是要聽什么解釋,也不會去管這解釋通不通,他只抓住了一點揪住不放:“反正你們就是偷吃了!我不管,我也要吃好吃的!”
一邊沖著張大丫嚷嚷,一邊眼神瞟著左右地面,大有不答應他就要找塊干凈的地躺下去打滾撒潑的意思,熊孩子的本性顯露無遺。盡管以時下的目光看,他這歲數已經不是孩子了,可誰讓家里他最小呢,別的人可不都得順著他。
對于重男輕女的張大丫來說,兒子就是她的心肝。現在這二分之一個心肝鬧心了,張大丫的心里也直抽抽,不怎么掙扎就妥協了:“行行行,那明天你不用去上工了,自己挖花蛤去,挖多少給你做多少吃。”
“我不要。”李老幺撇嘴,一臉的嫌棄,“誰要吃那個了。”
相比于趕海時想要撿到其它海貨需要看運氣,花蛤只要在退潮的時候去沙灘挖,肯賣力總會有收獲的。
容易得到的總是沒那么稀罕。
不僅是他,在有其它選擇的前提下,李家的另兩個孩子也同樣不想吃這個。
看老幺開了頭,本來置身事外地舀了熱水兌到盆里,蹲到一旁洗手準備吃飯的李大弟和李三妹馬上交換了一個眼神。
李大弟甩甩手,起身走近李老幺,摟住了他的肩膀,利用巧勁不著痕跡地將他的身體擰向廚房門口,沖著柜子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攛掇道:“家里過年前做的臘肉和臘腸不是還沒吃完嗎?想不想吃臘味煲仔飯?”
李三妹留意著張大丫的反應呢,一見后者的臉色變了,馬上過去抱著她的手臂搖晃,軟著聲音撒嬌:“阿媽,就吃我哥說的這個吧?今天在地里聽老把式說這一輪降溫后很快就會回暖了,要是不吃掉,留著放壞了豈不浪費?”
海城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氣溫偏高,在自然條件下就算是曬干的臘肉也無法存放太長時間。這一輪寒潮本來濕度就不小,要是緊接著回暖,回南天潮濕得空氣都能擰出水來,臘肉在這種天氣下放不住,撐不過幾天就會發霉。
葷油也會出現這種問題,所以張大丫才那么大方,年后隔三岔五的就舍得用豬油去炒菜。
但這不是還沒有回南嗎?又不是剩了一頭半頭豬的,怕一旦回南天來了趕不及吃完。這年頭誰家不是盡量剩口肉留個盼頭,真到回南天了才吃光的?
見張大丫不為所動,李大弟的眼珠子一轉,拍手:“哎呀,差點忘了,明天元宵節啊!正好吃點好的過節!”
家里的吃食都是張大丫管著,她對于還有多少份量清楚得很,一聽大兒子這是盯住那點臘肉不放了,她不由抽了抽嘴角,表情很是一言難盡:“只有半根臘腸和一小塊臘肉了,還不夠一人分一塊的,有什么吃頭?”還不如用來炒菜呢。
隨時準備撒潑的李老幺瞪大了眼睛:“那可是肉啊!怎么會沒有吃頭?”
李三妹接收到自家大哥使的眼色,想了想,提議:“要不明天阿湖還是去趕海,看能不能撿到些海貨,到時讓阿媽給做臘味海鮮煲仔飯。”
豬肉不夠,海鮮來湊。
都長了一張會吃的嘴。
在幾人歪纏時,真正置身事外的林蓁一邊豎起耳朵留意著幾人的討論結果,一邊默默撿起了原主以往在家里做得多說得少的人設,從廚房的柜子旁搬了折疊桌出來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