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蓁用眼角余光去看旁邊的張大丫。
被李小弟喊出來看海蜇的張大丫應該把她的話都聽進了耳里,卻沒有開口罵人,看來是默認了。
李大弟和李三妹都不在家,不知道是不是上工去了,但是肯定在晌飯前都會回來。這年頭的人,錯過什么都不會錯過吃飯。
李小弟已經迫不及待地去挑大根的木柴折騰著要生火了,現在開始,沒準剛剛烤好就撞上回來的人。
六個牡蠣,原本的分配是打算李小弟四個,她兩個。
多了一個張大丫,那就從李小弟那里分一個出來。
最多她這里再分出一個給李元福。
那剩下的兩個人要是鬧騰著也要分,那分不分?怎么分?
林蓁沉著眉,心念瞬間轉了幾道,去柴棚里找李小弟:“小弟,我們中午不在家吃了,拿兩個番薯,到山腳去煨番薯窯,你覺得怎樣?”
李小弟那是吃獨食的鼻祖了,哪能不明白她的意思?當即心領神會地問她要帶什么,轉身找張大丫去了。
林蓁快手快腳地拿了蒜頭,剝皮、剁碎,放進李小弟裝了薄薄一層花生油的鋁飯盒里。再把先前拿出來的藤枝重新蓋到木桶的海蠣上,放下鋁飯盒、番薯,裝了個碗底的蜂蜜,同樣裝了個碗底的豉油。
再帶上撬海蠣的小刀。盛蒜蓉的小勺子。一小捆可以擰成箅子的鐵絲。
柴火山上有,清水可以在小溪里用木桶提。
都抱著遲則生變的心態,不到十分鐘倆人就拎著木桶急匆匆地出了門。
這個時間基本上村民都回家準備吃晌飯了,山腳一個人影都沒有,十分清凈。
倆人物色中一棵芒果樹的樹底,那里的植被曾被人工清理過,先頭的人可能也是在這里烤東西吃,一旁散落著好些石頭和泥塊。
林蓁讓李小弟留下來用石頭搭燒烤灶,用泥塊搭番薯窯,她則是上了山去找柴火。
走到了無人的樹林深處,還真的被她在長得比較高的位置找到了一些干枯的樹枝。不過還是不夠用,她又從空間里的枯枝捆里挑大的抽了好幾根出來。
再繞到有腐樹墩的位置打了個轉。沒漏可撿,她就摘了大樹葉子,從空間里拿出八|九朵冬菇包上,轉身下山。
烤海蠣只用蒜碎和油熬的蒜蓉醬就可以了,帶來的蜂蜜和豉油她是打算用來烤冬菇的。
昨天在山里的時候她看到蜂巢就想到了烤冬菇,那個蜂巢暫時不能拿出來,但是她知道家里有小半瓶蜂蜜。
烤幾個冬菇用不了多少蜂蜜,反正平時張大丫給李小弟沖一杯蜂蜜水也就差不多那個量了,張大丫應該不會舍不得,她就讓李小弟去試著要。
結果還真的給了。
事實證明李小弟這張招牌是真好用。
李小弟在吃飯上向來積極,林蓁帶著東西回到芒果樹下時,就見到一個拱頂的、比那日她摸索著搭出來的漂亮得多的番薯窯已經俏生生地立于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