瞟了張大丫一眼,林蓁又往上加了一個砝碼,“有了書我應該就可以不用再跟趙知青請教問題了。”
嘿,剛才李三妹提起趙知青,她看到張大丫狠狠皺眉了。
果然,趙知青這個砝碼起了關鍵性作用,張大丫幾乎是想也沒想就同意了:“可以。但買書的錢你得自己掏。”
那是自然。林蓁一個勁點頭:“好的好的。”
說說而已,她哪里會買什么書。
她用鵝和鴨子換回來的錢票,都不知道夠不夠買齊清單上的東西。而原主的全副身家一共六毛錢,來回坐個車都快用掉一半了,哪來的錢買書。
“李朵丫,你!”李三妹一見去圩市的機會居然被奪走了,還是當著她的話明搶,氣得直跳腳。
田艾都被她從箢子里顛出來了。
三丫頭這樣的表現,就等于是質疑她剛剛才親口拍板的決定了。張大丫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當即拉下了臉:“好丫,你是吃得太飽了?還是皮癢了?”
意思是:要么繼續扣減一半口糧,要么被抽一頓,選一樣吧。
李三妹顯然兩樣都不想選,所以選擇了噤聲。
下午張大丫留在家里處理海蜇和翻曬冬菇,兼之料理菜園子和自留地,兩個男娃被打發去上工了,林蓁和李三妹去摘田艾。
一出家里院子,李三妹就馬上翻臉了,本來跟張大丫說的是她知道哪一片的田艾少有人采,由她領著林蓁一起干活的,結果到了地里,她隨便一指就把林蓁打發了:“你就在這里摘吧,我去那邊看看。”
林蓁沒理會她的態度,只老老實實下地尋找,正好也給自己摘點——所有的能吃進嘴里的食材對于她而言都是新鮮的,都是緊缺的,看到什么能吃的她是都想往空間里扒拉。
結果俯身一找,才發現地里的那些田艾都被人掐了頂尖,只剩下些老莖了,看痕跡還是新鮮的。
林蓁抬頭:這個便宜妹妹是故意把她帶到上午自己到過的地方了,怕不是想讓她兩手空空回去,然后藉機顯示她懶?或是蠢?
不知道是不是心虛,李三妹這會已經不見了,消失得這么快很難解釋她不是早有預謀。
林蓁仁至義盡地往她先前指的方向找過去,索性就沒見著人影。
怕是不知道溜哪里玩去了。
嘖,真是一個撞了南墻也不回頭的。明知道張大丫已經不滿了,這是寧愿自己再被張大丫扣口糧,也要把她拉下水嗎?
什么仇什么怨,罪魁禍首難道不是李小弟嗎?
嘀咕歸嘀咕,但發現李三妹的消失,林蓁其實心里挺樂呵:人不見了好啊,沒有人她的機會就來了。
她蹓蹓跶跶的,轉身就從另一條小路拐上了山。
田艾這東西雖然有人會感興趣,但是不能當主糧也不能當菜的,在飲食結構里就只能當是一個點綴,所以,賣不太起價。
不然張大丫怎么讓她們撿滿一箢子再去呢?就因為這玩意一斤也就兩三分錢,不弄滿一箢子,不夠五斤的話連一毛錢都換不回來,白白浪費一個五工分的勞力。
也就是眼下還沒有正式開始忙春耕,有剩余的勞動力,不然專門采摘了去賣,是妥妥的虧。
但要是采到的是冬菇的話,那又兩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