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即便是家人,除非是剛好處于同一個聚居區工作或是上學,否則很少有生活在一起的。只會在假期或是約好的時間回到長者所在的家族祖居去,才一家團聚,平時都是通過通訊工具溝通聯絡。
一脈相承的家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是這樣了。科技的發達讓很多事情都不必面對面交流,不管是上課還是上班,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就足夠了。
至于社交,雖然人的壽命增長了,但是需要做的事情也多,大部分使命感強的人覺得實現自我價值比較重要。而且日常通過通訊工具不也可以交流感情?
從出生開始就潛移默化出來的習慣,讓她心目中的安全社交距離跟這里人的標準不是一個量級的。鑒于接手身份的問題,她對于原主的社交網不得不全盤接手,但是對于陌路人就完全沒有必要去勉強和委屈自己了。
所以有事說事就好了,又沒有交情可敘,直來直往最省事。
大概是沒想到林蓁這么眉清目秀的一個小姑娘,行事竟然如此耿直粗暴,陶白蓮愣了下才反應過來,見林蓁又拉開了距離,她就想接著往前湊。
林蓁趕緊做了個“停”的手勢:“你說。”
陶白蓮這才終于意識到了林蓁對于她的“親近”很是抗拒。
這讓她的心里有些郁悶,覺得自己是吃供應糧的縣城戶口,放下身段跟個鄉下人示好居然還被嫌棄了,好沒面子。
但再想想待會要說的事情,她還是依林蓁的意思縮回了座位上,連脖子都控制在椅背以內不再過界。
陶白蓮整個人貼在椅背上,用手擋住嘴邊,壓低聲音說話:“你們大隊那邊是不是離山很近?不時就能采到山貨吧?
“早上我沒反應過來,其實我也想要冬菇的,或者其它山貨也可以。不瞞你說,我家里人就愛這一口,我大伯父二姨三叔他們家也都在縣城呢,你帶多少過來我都能幫你內部消化的。”
她看林同志這瘦成閃電的身板,估計也就能背動裝滿整個背簍的東西,這個份量她不用事前跟家人商量都沒問題的。
林蓁幽幽地看了陶白蓮一眼:她就說覺得陶白蓮這二話不說上來就自我介紹套交情的行事風格似曾相識,果然跟陳卓爾的目的一樣。
她猶豫了下,貫來清透堅定的黑亮眼睛這會帶著為難無措看著陶白蓮:“可是陳同志上午跟我約定好了,以后我再去縣城的話要是有帶東西他都給包圓了,他好像說他家也很多縣城的親戚想要換山貨呢。”
跟陶白蓮這種因為工作而認識者眾,看似群星捧月、實質無論做什么都容易被注意到的買家相比,她覺得還是只要收起嬉皮笑臉就像是個正經青年的陳卓爾那邊靠譜些。
至少人家的交易地址隱蔽不是?他直接報了他小姑的住址還是很有誠意的。她出現在那里,完全可以當成上門走親戚的老家人,就算有心人盯著也抓不到什么把柄。
但看陶白蓮臉上壓也壓不住的自負,意思怕不是為了省事想讓她在車上就完成交收?認為沒人敢舉報她,或者舉報了也不會成功?
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她又不是有多少東西在手里壓著亟待賣出,其實如果不是因為需要錢票買那些在山海里得不到的油鹽調料等等,她還不準備拿食材去換錢票呢!留著自己吃不香嗎?
連陳卓爾那邊她都暫時不確定會不會去了,更何況是陶白蓮的要求?這種風險她可不愿意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