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蓁就這樣這樣、那樣那樣地給張大丫大致解釋一下。
張大丫聽得時而點頭:從來沒有就代表著新奇,新奇就代表著也許能賣出好價,可以試試!
她十分爽快地給林蓁舀了兩斤番薯淀粉,一副“請開始你的表演”的表情。
表演就表演。林蓁先是往鍋里加了三碗水,然后舀了小半碗番薯淀粉倒進去,加入幾粒碎鹽,一邊慢火熬煮一邊攪拌以防粘底,直到熬成粘稠的透明糊糊,就倒進盆里干的番薯淀粉里揉和均勻,做成放進漏勺里不會卡住的半流質粉糊糊。
另外燒開一鍋水,椰殼做成的漏勺置于開水上方,再把粉糊糊倒進漏勺里,用勺子往下輕輕一壓,白色的粉條就漏了出來,掉進開水里。
等番薯粉條全部都煮成了透明后,就用漏勺撈起,放到涼水里過冷河,再撈起待用。
大功告成。
林蓁拍拍手,看向張大丫:我的表演完成啦!你的到哪了?
張大丫也已經把鴨腸和鴨胗都清理干凈,用鹽搓洗過了,其它的部件也全部都改刀完畢。
林蓁就著泥爐的火再煮半鍋清水,放入兩片姜,水開后放進鴨血汆一下撈起,再放下切段的鴨腸、切花刀的鴨胗、對剖的鴨心還有切片的鴨肝,都汆一下去去雜質和腥氣。
接著洗干凈炒鍋重新燒熱,用一點點油作為引子,爆香沙姜,先把鴨腸倒進去,小火慢慢煸炒出鴨油,然后再依次倒入鴨心、鴨肝,輕輕翻炒,最后倒入鴨胗,加蓋燜兩三分鐘。
開蓋時就可以看到鴨腸上的油已經盡數被逼出來了,把鴨肝、鴨心那些都浸潤得油汪汪的,醇厚的香氣直往外冒。
加少許蠔油還有鹽調味,翻炒均勻之后盛起。
不用清洗,直接往鍋里加水燒開,放入番薯粉條、芫荽碎、氽過的鴨血,再度燒開之后放鹽和少許胡椒粉,就可以起鍋。
由張大丫給分成份量不等的六碗,最底下是薯粉,往上是鴨血,鴨血上鋪兩三根焯熟的小青菜,最后澆上油潤醇香的鴨雜。
吃的時候可以用筷子把底下的薯粉往上翻一翻,將所有的材料拌勻。
已經到往常吃飯的時間點了,但是另外四個人還沒有回來。
林蓁把筷子和調羹給每一碗擺上,被香氣勾得連咽幾下唾沫,她試探地問張大丫:“阿媽,哪一碗是我的,要不我先嘗嘗?”
張大丫瞪她一眼,不過還是指了指份量第三多的那碗。
林蓁的心里閃過一絲異樣,不過很快被面前的食物給吸引走了所有的注意力。
鴨腸爽脆、鴨心鮮香、鴨胗勁道、鴨肝綿粉、鴨血滑嫩,再吸溜一口軟糯軟糯的粉條,喝兩口帶有芫荽碎奇香和沙姜、胡椒粉清甜微辣的湯,感覺胃部瞬間熨帖了,讓人簡直不能更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