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人都沉浸在幾年來頭一次能吃上餃子的喜悅當中,包餃子的動作是珍視而仔細,仿佛連每一條皺褶都一樣,誓要包出完美的形狀來。所以除了林蓁被小衍彥笑話時看過去一眼之外,倒沒有留意到后面倆人的眉眼官司。
一斤肉餡被分別加了白菜和紫菜,包了豬肉白菜和豬肉紫菜兩種口味的餃子。
林蓁一邊吃一邊在腦子里琢磨,覺得除了這兩種之外,還可以包玉米的。秦崝在省城買了十斤玉米,都是那種用來直接煮熟啃或是用來煲湯的嫩玉米,脆脆甜甜的,做餡肯定好吃。
冬菇蝦米餡的肯定也不錯。
還有魚肉餡的,蝦仁餡的,各種海鮮餡的,真是一想就停不下來。
林蓁吃得美滋滋的,也沒留意到秦崝的眼神總往她這邊飄。
吃過餃子后,董教授和阮教授去洗碗,其余人在桌邊喝著林蓁用在山里摘的薄荷曬的薄荷茶,張教授吸溜一小口,回想起剛剛吃的餃子,從心里美到臉上,再看林蓁和秦崝越看越喜歡。
他趁著林蓁和陳教授說話,拉秦崝坐桌子的另一邊說他們的悄悄話:“小程啊,小李還是學機械好啊!你想想,等她學好了,不就可以考到省機械廠去,到時你們倆不就可以一起在省城上班了嗎?雙職工,多好是不是?”
這事還是得找小程說才行,跟小李說不著。因為經過這么多次,他終于發現了,別看小李對于自學高中課程充滿熱情,但是她對于研究吃的更熱情!反正他只要一起話頭想跟她談談學習,她三兩句就能跟他扯回吃的去。
最嚇人的是他每次都會給帶偏了。
整一個無心學習、只想著吃的吃貨,好吃程度不亞于他。
美食是肯定要研究的,但是年輕人腦子靈活精力充沛,還可以多學些,為未來的事業作準備的嘛!
小程在省城上班好幾年,在見識上肯定比小李要廣遠,有他加入游說,小李應該能聽。
張教授想到這里心里就多了三分把握,結果卻見秦崝十分冷靜地搖頭:“她應該對機械不感興趣。”
張教授:“……”不是,小李起碼含蓄一點,小程你太直白了吧!
秦崝看著他:“但我想學。”
張教授反應不及,望著秦崝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啊?啊!”
張教授一拍大|腿,聲音把眾人的目光都吸收了過來,他沒有理會,只目光灼灼地盯著秦崝:“小程,你說真的?年輕人,眼力果然好嘛!哈哈哈!”
秦崝一臉認真地點頭:“說真的。”
自從找到了蓁蓁之后,他就開始考慮倆人的未來。一直窩在這個小村子里是肯定不會的,離開倒也不是沒有別的機會,張教授所說的考進工廠也是一種路子。
但是他想來想去,最靠譜的一條路還是等那個時間節點的到來。
他們都是做研究的,不可能日后把時間都費在做普遍工人上面,但是以往所學的專業在這個年代太過于超前,如果還想走學術路子的話,就算到了那個時間節點也暫時沒有發揮的空間,所以要“與時俱進”,再學一些目前這個年代能用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