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丫有點傻眼,她總感覺好像有哪里不對似的,是不是省了什么流程,但是細想又沒有,別人家接親好像也是這樣的程序吧……
秦崝起身牽林蓁的手,林蓁順著力度就站了起來跟他往外走。
房間里的“小姊妹”面面相覷。
一般姑娘結婚前和接親當日,都會有閨中小姊妹添妝、作陪,但是原主本來在村里就沒有什么關系好的朋友,同齡的姑娘基本上都嫁人了,這幾個是原主三叔和小姑家的女兒。
自從被分家之后,李元福和張大丫就跟那邊幾乎等于翻臉了,除了中秋和除夕時過去吃頓飯,平時基本上沒有往來的。
這回林蓁結婚,張大丫都沒有通知那邊,不知道她們怎么得了消息,在今天早上自己過來了。而且還是空手來的。要不是沒有“小姊妹”不好看,張大丫也不會讓她們留在房里。
原主跟這些小姑娘都沒有交情,更別說林蓁了,她們在房間里除了目光流連在她身上的連衣裙上之外,就是竊竊私語,跟她那是零交流。
時間長了林蓁都忽略幾人的存在了,所以走的時候也沒跟她們打什么招呼。
幾步就出了房間。
李元福和李大弟、李小弟都在正屋里,還有兩個平時常跟李元福湊一起分享水煙的小老頭,幾人在喝茶,見一對新人出來,齊齊望了過來。
“姐!”李小弟蹦過來,眼睛紅紅地看看林蓁,又瞪瞪秦崝。
秦崝笑得志得意滿,人生贏家不跟小毛猴子計較。
林蓁的嫁妝本來放在正屋里,這會已經被老牛頭和秦崝帶來的青年搬到牛車上了。
林蓁跟李元福、張大丫正式告個別,就隨秦崝出了門。
從李家到程家,村中到村北,距離只有半條村子。
以往如果村里兩家人結親,一般都會故意多繞一些路,不過因為村里除了橫貫的一條大路,剩下的通道都是巷子,所以如果類比到秦崝和林蓁的情況中,應該出了李家院子之后先轉向南,一直到了村南路口那里才調頭,回到村北程家。
尤其是那些聘禮或是陪嫁多或貴的,基本上都會繞。
本來黎春花頭一天晚上跟秦崝也是這樣囑咐的,但是他沒同意。黎春花強調這樣可以多曬曬他們家的聘禮,秦崝見她堅持才松口來了個折衷:“到時我騎車接了人直接回來,運嫁妝的就讓他們繞吧。”
黎春花:“……”
所以出了門之后,秦崝就真像黎春花說的就跟怕誰能在半路把他新娘搶走似的,出了巷口就轉左,腳下生風地載著林蓁回程家了,老牛頭趕著牛車,慢悠悠地轉右。
圍觀群眾:“……”
秦崝直接把自行車騎進了程家院子里。
喜席是在中午擺,眼下九點還不到,但這會院子里也有不少人。這些都是來幫忙的左鄰右里,正忙著洗洗切切,見新娘子到了,齊齊暫停了手里的事情,跟著把林蓁領回房間的秦崝后面,說要看看新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