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崝啄了下她臉,又伸手摸了摸,才繼續說:“先前托他留意東山街院子的事有眉目了,103號那個院子想賣兩千八百塊,我覺得外觀和面積看著還可以,里面什么情況我托他幫忙看下,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買下來?”
林蓁對于那院子不大有印象了,不過她覺得秦崝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比她高,如果他都覺得可以,那應該就可以的。
至于價格,秦崝在省城回來之前不也打聽過了一般都是兩千多嗎?這價格估計也差不離吧?
他們在村里新建一套房子,用料講究些也要一千多呢,在省城兩千八買一個院子怎么算都是劃算的。
當然,院子是舊的,建了有三四十年了。
但是能以這個價格買到手其實還是占了年代的便宜的。一來是這個時候不是誰手里隨隨便便都能拿出將近三千塊錢來買一套住房的。二來,手里有這個錢的人,不缺這一個舊院子,不覺得這筆買賣有多劃算。
林蓁想了想讀過的歷史里日后那飛漲的房價,馬上對秦崝點頭:“那買吧。”其實在她看來,就算這房子老舊到要推倒重建,那也是劃算的,不說那地皮,光是買了院子之后他們可以到省城落戶就已經值這個價了。
至于錢,他們手里的加起來是夠的。
光是這兩天,她在糕點廠那邊帶回來了一千二百,秦崝的兩張設計圖得了三千塊,他跟農機廠那邊談的合作方式跟她與糕點廠的差不多——
秦崝在農機廠掛了個研究顧問的虛職,首期拿了一千塊的獎金,剩下的也是以每個月五十塊的臨時工工資發放,直至發完,期間有新的設計另算。
那么這兩天她手里就收入了兩千二百,加上先前手里還剩下差不多一千,買完房子后還能剩下四百,就算要將那房子拾掇拾掇,把家具全部都換過也夠了。
至于壓價什么的,倆人都懶得花時間去打這種心理戰。
壓大概也只能壓個一兩百塊,他們人又不在現場,通訊又不方便,容易有信息差,一個落后這筆買賣就錯失了,那前面花的心力不就白費了嗎?
秦崝覺得明天跟老關確定下來,院子應該沒問題,總不能只過了大半天,那買家就同意房價被狠砸一刀了吧?照說老關去了看房,多了一個潛在買家,價格只會把得更硬才是。
于是秦崝就跟林蓁商量下一步的事:“那明天給老關打了電話確定下來之后,我們去一趟省城?如果那房子可以直接入住的話,干脆在那邊住到小瑾和小瑜出生再回來好了。”
林蓁:“……”
沒錯,雙胞胎的名字秦崝已經起好了,男娃叫程瑾,女娃叫程瑜。
但林蓁無語的不是這個,而是直接在省城生完孩子再回來的提議。現在才六個多月,按十個月來算,還有三個多月才生,生完之后坐月子一個月,滿月后孩子還小不能帶著坐火車,起碼得養到半歲才好帶回來?
那前后算一算,豈不是要在省城滯留差不多一年?
“就算在市里生,那怎么也要滿三個月以上再回去吧?”秦崝振振有辭,“只是比在市里生多三個月而已,哪里算多?再說我們留在大坡村里是因為山和海的資源,但是生孩子這段時間里,我們也進不了山下不了海呀!”
說得好像又有點對。
“但是……”林蓁有些遲疑,“我們突然出來,然后不回去了,陳教授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