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爾和陶白蓮是因為能保密,對李小弟的話,林蓁就不敢輕易跟他透露這個消息了。
以防萬一他在學校里說漏嘴,到時不知道會引起多大的風波。
但是如果不告訴李小弟的話,那他在那樣的氛圍下還有多少心思放在學習上就很難說。
所以林蓁琢磨了兩天,還是找了秦崝和程奶奶商量,想讓李小弟過來市里,跟他們一起復習。
都在這上面花費這么多功夫了,當然是成績能考多高就考多高,這樣才能想選擇什么學校就選擇什么學校不是?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一來林蓁跟李小弟的關系不錯,她也想他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二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讓張大丫費盡心思總想著怎么從她的身上扒拉好處吸血,還不如讓李家人有出息,自己過得好,就不會總把心思花在怎么薅別人好處上。
至于李家其他人以及程家,不說林蓁跟他們的關系沒有那么親厚,絕對不會跟他們透露高考的消息,就算林蓁沒有那層防備都告訴了他們,以他們的資質參加高考也很難。
不管是李大弟、李小妹,還是程大哥和程二哥,據知都不是什么讀書的材料,當初連初中都沒有念完就回家了,厭學程度比陳卓爾還嚴重,已經這么多年過去,這會課本早撿不起來了。
林蓁跟李小弟說了讓他到市里的事沒兩天,就有人來接張教授他們了。他們一行回京城也要到市里坐車,索性就把李小弟捎了過來。
當然,對張大丫肯定也不能實話實說,林蓁就索性直接告訴李小弟的是她在糕點廠給他找了一份臨時工,所以才讓他來的,以免有時候十分單蠢的他被人一詐就露了口風。
因為李小弟還有大半個學期就畢業了,這時候找出路是很正常的操作,因此也沒有人懷疑什么,最多就是嘟囔一下有好處怎么只想著李小弟而已。
這嘟囔的人也只有去年已經出嫁的李小妹一人而已,李大弟在岳家的幫扶下已經是供銷社的正式員工,雖然比起工廠里的工人稍有不足,但是對于李小弟的“臨時工”他不太看得上。
當然,要是能轉正就兩說了。
但是這年代一個蘿卜一個坑,工作崗位是可以傳給后代或是買賣的,李大弟跟自己媳婦討論過,覺得日后多盯著點張大丫別把家里的人拿去給李小弟買工作就已經足夠。
沒有錢,就沒有正式的崗位,只能當臨時工,而且工作任務也沒比正式工少,有什么好羨慕的?
當然,對于長這么大都沒有自己正式工作掙錢的李小弟來說,能正式上班掙錢還是很讓他興奮的。
于是等到了市里,林蓁才告訴他真相時,他就直接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