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這只雞咱們就煮閹雞粥吃吧!程阿奶說了,這種養了小半年的土雞,用來煲粥口感剛剛好,又香又嫩!”
林蓁二話不說就應了。
主要是他們家吃的肉類里次數最多的就是雞了,長時間下來,比較家常的吃法都試過了,這一次李小弟提供靈感換一個新吃法,林蓁覺得正好不用她再費心思去想了。
以前李小弟還沒來市里的時候,一般殺雞這種活都是林蓁和程奶奶分工合作的。程奶奶負責燒水,林蓁負責給雞放血,然后程奶奶接力拔毛、料理干凈,剁雞這種力氣活則是又交回給了林蓁。
自從李小弟來了之后,幾乎從燒水到拔毛一至到最后剁成林蓁所要求大小的雞塊全都由他一手包辦了。
小伙子在吃的動力激勵之下干活利索得很,十幾分鐘之后就給了林蓁一只料理得干干凈凈的光雞,連同內臟也都一并清理好了。
閹雞的個頭比普通的雞大,這一只連毛重約五斤,宰殺料理干凈之后也差不多有三斤半,光是雞肉用來煲粥已經十分足夠了,那些雞腸雞胗等內臟林蓁就留了出來另外做。
雞腸切段,雞胗切花,雞心對剖,雞肝切片,全都放進開水里焯過斷生,然后用切成段的蒜苗以及菜椒放一起爆炒。
至于雞肉,兩只雞腳一般剁出來存放到冰箱里,等收集到了一定的數量之后可以拿來煲眉豆花生雞腳湯。
雞脖子和雞頭也剁出來另放,李小弟喜歡啃這個,林蓁就也存在冰箱里等積累到十個八個之后再給他鹵制出來。
閹雞是有些肥油的,雖說這年代缺油,粥水里多點油也無所謂,但是在剁塊時,太厚的雞油林蓁還是細心地割了出來,也不會扔,只另外放著日后用來炒蔬菜。
用來煲粥的雞塊剁好之后放到盆里,加適量醬油、再切一小撮姜絲,攪拌均勻后放到一旁腌制。
然后就可以洗米下鍋了。
大水燒開,轉中小火,把米粒煮到稍微有點開花,就可以把腌制好的雞肉下到粥里。
再次大火燒開,繼續往粥里下切成片狀的新鮮香菇,拌勻。
林蓁煲粥用的是砂鍋,所以再次燒開之后只需要再煲個五分鐘左右就可以下鹽調味,熄火之前往粥面上撒一把切碎的芫荽,蓋上鍋蓋,就可以利用繼續沸騰一段時間的余溫把雞肉給燜熟得剛剛好。
這樣煮出來的雞肉滑嫩鮮香。米粒已經開花了,但是又不像省城那邊習慣把粥煮得太爛,吃起來有點嚼勁。而芫荽的加入則是能很好地化解雞塊的皮下脂肪在高溫下逼出的油脂以及肉類吃多了會帶來的膩味感。
李小弟呼嚕呼嚕地吃了兩大碗,程奶奶在旁邊繼續給他添第三碗,邊笑瞇瞇地說:“我說的沒錯吧?這種雞煮粥是真好吃。”
說著臉上就露出有些懷念的神情,“我小時候離開省城時的最后一頓,那天早上吃的就是腌雞粥。這么多年過去了,總算是能再吃著了。”
李小弟以前就常去林蓁家蹭飯,搬到市里來之后,跟程奶奶相處的時候比林蓁還要多些,差不多兩個月里,他經常陪她出去買菜,負責拎東西,現在兩個人的關系熟得很。
他也知道了程奶奶小時候是跟著做廚娘的阿媽在省城那邊吃過不少好東西的,這回聽她提起,一邊吃一邊咽著口水提議:“程阿奶你再想想還吃過什么好東西,想吃的讓我姐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