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通俗來說,你相信你有前世和后世嗎?”
不空大師深邃的雙眼依舊如古井深潭毫無波瀾,但又能洞穿一切,終究是讓孫秀榮有些發毛了。
“不信,我只相信今世,提前做好籌劃,一步步按照籌劃進行,盡量避免不利的一面,盡量把握有利的一面,將今世的命運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不空搖搖頭,“若是其他人這么說,貧僧也只能報之一笑,但如是施主這樣說,就是在從十歲那年就入了佛門,行程超過五萬里的佛教起源之地的貧僧打起了誑語,貧僧雖然修為尚淺,但也是有慧根的……”
“慢著,大師,慧根?這話不是別人評價的嗎?”
“呵呵,用小施主的話來說,我佛門中人,通讀三藏經只是其次,領悟才是最重要的,貧僧也有籌劃,什么時候該讀什么佛經,什么時候領悟,什么時候去人間印證,注意,是用心去印證,而不是僅僅是五官,也都有一定之規,比如眼下,我就覺得自己大有慧根,出家人不打誑語,我有慧根還藏著掖著?若是我沒有慧根,還如何教導這么多弟子?”
“不瞞施主,從印度、獅子國一直到大唐,我主持過的佛寺不計其數,弟子也非常之多,但從未遇到慧根還超過我的,這就是本相,我何苦違背本相?而小施主你心知肚明卻極力呈現出非相,這是何苦呢?”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在上一世,也只有道家的高人沖虛子似乎隱約琢磨到了,但從來沒有像不空這樣一眼就看了出來,還當面說了出來,孫秀榮異常驚駭。
不過他終究是三世為人者,暗忖:“自己雖然號稱無神論者,但你該如何解釋來回穿越之事?難道真有輪回之事?”
一剎那,以前在林中時都信心滿滿的他猶豫了,進而來了一句“大師,真有前世后世之事?”
不空搖搖頭,“若是別人問我,我還會耐心地同他解釋,但是你來問我,可惜,可惜啊……”
不空走了,在眾弟子的簇擁下緩慢上了小山。
孫秀榮跟著他走了一會兒,到了山上階梯處停下了,此時,上面佛寺“金剛寺”三個斗大的金色字體在夕陽的映照下似乎在熠熠閃光,特別是那“金剛”二字似乎閃爍的更加厲害,好像在嘲笑自己。
孫秀榮的腳步有些踉蹌,許久才緩過神來。
等他回到城外的驛站躺下后,這一路上是如何回來的他一概不知。
而段秀實等人也是有些意外,他們認為不空大師突然對這么一個少年格外青睞,多半是看出來孫秀榮有慧根,說實在的,這內心沒有羨慕是不可能的。
但對于疏勒國國王的兒子,現名慧琳的不空弟子來說,卻是滿懷憤懣,因為不空大師一回到寺院便躺到了,一整晚雙眼都直愣愣地盯著禪房的房梁,似乎遇到了魔障,這在不空大師這些年十分罕見,不不不,完全沒有過。
于是,跟著不空大師研習佛法十年的慧琳怒了。
“大師曾同我說過,我沒有大慧根,但佛門也需要除魔衛道,大師何等修為,怎會在一個少年面前少了機鋒,進而遇了魔障?此子肯定是妖魔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