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心想,“這件事雖然與我有關,最多有一個運籌的功勞,可要一下劃走兩鎮、六百人馬,若自己沒有太多好處,豈能輕易答應?”
“咳咳”
似乎見到了高仙芝的為難之色,邊令誠看向孫秀榮,“孫郎,你剛到胡弩鎮便立下大功,況且以前還有違反宵禁之事,在這次呈報軍功時就不易著墨太多……”
孫秀榮心下明白,趕緊說道:“那是自然,這次南下雪谷沙沙爾山口迎擊吐蕃兵,是高仙芝副使親自帶隊,白孝德鎮將作為前驅,在下為馬前卒,僥幸有所斬獲,豈有兩位將軍運籌帶隊之功大?”
“哈哈哈”,高仙芝聽了不禁大笑起來,他騎射無雙,軍略出眾,若不是一直被壓著,早就能夠立下大功勛了,豈有同一個小卒爭軍功的?但眼下他三十八歲了,連鎮守使都不是,若是沒有貴人出現,自己要等到何時才能如愿以償?
眼下雖然只是區區一百多首級,但自己確實是帶著一百騎兵親自陪著邊令誠來到了胡弩鎮,若是有邊令誠的相助如愿以償,些許不足之處他也不會掛在心上,何況眼線此人才十八歲,當上正式的府兵才幾個月,若不是自己舉薦他,眼下他還是輕兵伙普通一卒。
想到這里,他心里也是毫無波瀾,但白孝德卻不同,他說道:“此去雪谷,本將并未參與,不是我謙虛,而是在前不久前出阿克賽欽偵查時,我已經立下了一些功勛,這一次南下再親自帶隊就說不過去了,于是便讓孫郎前去,可不能再將功勞攬下……”
“哈哈哈”,只見邊令誠一陣大笑,“好一個白孝德,放心吧,你是龜茲國國王的弟弟,本是不需要這些功勞的,但孫秀榮畢竟是你手下的伙長,按照規矩還是要將你的名字加上的,既然已經議定設城,你肯定就是城主,孫秀榮最多升任鎮將而已”
“依我的意思,這胡弩鎮軍堡可以設置東西兩鎮,孫秀榮便任西鎮鎮將,白鎮兼任東鎮鎮將,至于普吉鎮,就由高副使推薦就可以了”
高仙芝一聽便笑道:“說到這里,前不久孫郎等人在疏勒鎮參加跳蕩營,出了不少人才,我收了兩人擔任牙兵,其中一人已經放到了陌刀營,還有一人本是我的外行官,就在這幾個月為我辦事不少,他的祖上是將門世家,按照規制,是可以超擢提拔的,中丞你看……”
區區一個鎮將,還沒看在邊令誠的眼里,“就這么定吧,事后便由高副使匯總后撰寫一個總的奏章,我過目之后呈報到夫蒙靈察、蓋嘉運那里……”
“夫蒙大使……”
邊令誠笑道:“孫秀榮、楊守瑜都是夫蒙靈察的牙兵,他還是節度副使,監管著于闐鎮,豈有不經過他直接報道節度使府的?何況,根據我的消息,夫蒙將軍極有可能是下一任節度使人選……”
高仙芝一聽大驚,暗忖:“邊令誠此人極為貪財,但對任內的事還是絲毫不會含糊的,他從來不說沒有邊際的事,若是這樣的話,夫蒙靈察一定要巴結好才是”
趕緊說道:“那是,那是,中丞明見萬里,吾等遠遠不及”
一場在此時的唐將看來并不算很大的功勞,但由于有“從吐蕃人手里恢復魏龍國秩序,并立心向大唐的國王”,功勞也不算小,就這樣議定了。
孫秀榮突然插道:“在下建議,先不上報朝廷冊封魏龍國國王一事,因為那樣一來就徹底惹惱了吐蕃人,不如在其站穩腳跟再說,這樣也不會失了天朝的顏面”
邊令誠點點頭,“孫郎年紀雖輕,卻頗有遠見,想那魏龍國兵不滿三千,如何敵得過如龍似虎的吐蕃人,若是他僥幸擋住了自然是好,但極有可能抵擋不住,先不說此事吧,靜等圣人旨意”
其實孫秀榮想的則是:“若是談論冊封之事,那丹樨是用魏龍的姓氏還是聶敘的姓氏?先糊弄過去再說,以后就由丹樨自己決定”
白孝德說道:“呼延云、楊守瑜都立下功勞,該如何……”
邊令誠說道:“楊守瑜是夫蒙靈察的牙兵,就接替呼延云擔任強弩伙伙長,侯琪的輕兵伙明年年初就要調回內地,既然要新設一鎮兵馬,就由高副使安排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