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的猛將高行周、高懷德父子就是他的后裔!
四月份的外邊墻,到了夜晚時分,天氣依舊寒冷無比,不過高庭暉依舊意氣奮發地帶著三百人奔行在上面,距離廣邊軍還有大約十里的時候,他停了下來。
在城墻下面,還有他的一個小分隊,都是來自靺鞨部落的后裔,最擅長在山上穿行,半夜時分,小分隊給他帶來了消息。
“都虞侯,我等查明白了,占據廣邊軍的是一幫奚人,大約千人,彼等守住了四座城門”
(四座城門:除了南北馬面墻的城門,還有連接東西兩側邊墻的小門,就建在城墻之上,有藏兵的敵樓依托,平日是敞開的,晚間會按照規矩關閉,有敵樓的邊墻會比其他地方高出許多,就算是敵樓,想要從兩側城墻上來,也需要沿著石階而上才行)
“哦?”,高庭暉一聽神色頓時嚴峻起來,廣邊軍的將領他認識,那是一個同樣出自跳蕩營的熟契丹將領,文武雙全,統兵有方,不是像楊守忠這樣的部族首領一個照面就能拿下的。
這樣的地方,實際上與前世諸葛亮攻打的那處由曹魏名將郝昭鎮守的陳倉城差不多,易守難攻,在缺乏攻城器械的情形下,很難相信楊守忠能夠在短時間拿下來。
而拿下此地后,再分兵肆虐媯州,也不是像楊守忠這樣的人能夠做出的。
于是,就只有一個可能了。
“整個奚人部落都出動了,若是那樣的話,楊守忠留守,李延寵帶著奚部大軍肆虐媯州一帶還有可能,不過那樣也只有在從兩側無人看守的城墻夾擊過來才有可能,硬橋硬馬攻打此地全無可能”
“奚人雖然法度欠缺,但較為勇猛,我該如何憑著這點人馬拿下奚人?”
......
就在高庭暉帶著清夷軍的虞侯軍奔向廣邊軍時,在廣邊軍西北的大山里,也有兩個人抹黑朝著邊墻行進著。
恐怕細心的讀者猜到了,這兩人就是在山北榷場從烏承玼手里逃脫的雷萬春、南霽云兩人,他二位逃出生天后便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按照雷萬春的想法,無論大唐如何,他是不會背叛大唐的,大不了翻過邊墻再回去種地,不過自從他二人救出李繼勛后多半成了通緝犯,天下之大,何處才是他們的藏身之處?
再者,雷萬春不像南霽云,他年過四十,家里還有妻子兒女,豈能輕易舍離?
而南霽云卻不同,雖然他今年也三十三歲了,不過妻子卻在幾年前病逝,去世前二人倒是生了幾個孩兒,卻全部夭折了,如今他還是孑然一身,他不是不想回去種地,而是想去草原看看再回去。
最終,見識不多的南霽云說不過雷萬春,二人分辨了方向后便朝著南面的大山行進,期望尋到邊墻后偷偷越過去。
按照雷萬春的想法,“八郎(南霽云行八),眼下直接回涿鹿抑或魏州都不行了,不過我等直接在草原上瞎闖也不行,兇險實在太大,不如先回邊墻,然后沿著邊墻往東走,我可是聽說了,這外邊墻,除了少數地方有軍卒把守,大多數地方都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