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五年(746年)的秋收很快到來了。
李繼勛、蘇希杰都平安回來了,如同孫秀榮所料,兩人與轄嘎斯、葛邏祿大酋的會談都很順利,對這兩個部落來說,對于十有八九能夠取代突厥人在漠北統治地位的回鶻人的恐懼遠勝一支雖然有赫赫威名,但已經打定主意遷徙的部族。
假途滅虢?
不存在的,誰見過將老弱婦孺都帶上假途滅虢的,如果有,那不是假戲真做,而是太蠢了。
郁雨陵的秋季稍縱即逝,在最新收割的糧食入庫后,一場風雪就駕臨了,不過漠北的風雪來得快去得也快,風雪過后還是秋季的尾巴。
郁雨陵周圍方圓幾千平方公里的地方依舊是一片金黃,郁雨陵河靜靜地蜿蜒流淌在燦若星河的草原上,藍天白云、金燦燦的草原、黑黢黢的山體、綠中帶藍的河水、湖泊,白羊、青牛、黃驃馬不時點綴其間。
站在郁雨陵高臺上,靜靜地看著這一幕,孫秀榮不禁有些癡了。
“大都督”
遠處跑來一人,正是李繼勛,自從來到大草原后,這位出身大唐李氏宗親(李繼勛祖先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有家學淵源,還中過武進士的人除了掌管刑曹、兵曹,還成了孫秀榮的大總管。
對于李繼勛來說,作為李氏宗親,他自然不希望孫秀榮與大唐有劇烈的沖突,如今孫秀榮主動遠走他方,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哦?”
“他們都到了”
孫秀榮點點頭,再次貪婪地看了看野外,然后頭也不回地走了。
今日,是不愿跟著遷徙的諸部首領匯聚到郁雨陵商議留守的事情——一旦強大的、以碎葉軍為主體的霫部遷走了,留在原地的部落無外乎兩個出路。
其一是趕緊主動投靠大唐,通過獲得羈縻都督府都督的職位勉強保持獨立地位,不過這一招在草原上并不能維持太久,有太多將都督府覆滅了又主動向大唐坦誠經過進而獲得諒解的事情,覆滅者便取代被覆滅者成了新的都督。
當然了,大唐也會審時度勢,若是強大的部落覆滅稍弱一些的部落,大唐還是會出手的,他也不想有些部落越做越大,比如以前渤海國對黑水都督府的戰事便遭到了大唐的反擊。
但如果是稍小一些的部落之間菜雞互啄,一般來說大唐是不會管的。
另外,這些部落還可以投靠眼下已經比較強大的部落,比如契丹、回鶻等。
但有些部落就不行了,比如突厥諸部,在回鶻人、大唐眼里他們都是眼中釘肉中刺,急于除之而后快的,不是因為突厥殘部實力有多強,而是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時代,是草原的一個象征。
不過仆固懷恩還是選擇留了下來,這倒是讓孫秀榮有些奇怪。
前面說過,自從來到霫部后,孫秀榮除了修建簡易的城墻以及糧庫等設施,完全沒有給自己建造居所的打算,幾年過去之后,他依舊住在大帳篷里。
眼下,愿意留在當地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