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玄池(后世齋桑泊)到多邏斯湖(后世烏倫古湖)一帶設置金山郡,讓南霽云的郁雨陵營駐扎在那里,安置三千媯州農戶在后世的阿勒泰地區墾殖。
跟隨碎葉軍遷到這里的一萬戶牧戶全部安置在這里,以原獨孤部長老屈突于為部落酋長,從中抽調三千戶轉為牧戶府兵,任命原思慕部首領李思慕為府兵都尉,折沖府設置在玄池北部。
任命南霽云為金山郡太守兼鎮守使。
在輪臺縣(烏魯木齊)到烏宰守捉城(瑪納斯)一帶設置天山郡,管轄烏宰縣(瑪納斯縣)、張堡縣(昌吉)、卑陸縣(阜康市),分別由耿思都的庫莫營、高庭暉的博格拉營、羽缺的室韋營駐扎,先由碎葉軍格按照五十畝的標準開墾開墾田地,然后再在當地的處密、拔悉密、思結以及原來的唐人農戶中各抽調一千戶成為農戶府兵,接手由碎葉軍開墾出來的田地。
擴大輪臺縣城,讓其既成為天山郡的郡城,又成為庭州的州城所在,以上各郡都屬于庭州管轄,安置三千媯州農戶,讓跟著遷徙過來的五千戶原媯州除了農戶之外的人員全部在此安家。
后世的烏魯木齊附近可是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的地方,煤、鐵、錳都有并容易開采,自然要成為碎葉軍在庭州的最重要基地,何況此地扼控從高昌穿越天山的驛道的北出口,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
又從原本在此游牧的拔悉密部落抽調三千戶成為牧戶府兵,將被碎葉軍強制遷徙到此、葛邏祿謀落部中本來就以種地為主的三千戶農戶(在上次戰役中孫秀榮對于葛邏祿農戶進行了優待,并沒有將其高過車輪的男丁斬殺)轉化為農戶府兵。
孫孝恪的博格達營自然成為輪臺城的主要鎮守力量,加上拔悉密牧戶府兵、葛邏祿農戶府兵,近萬的兵馬足以鎮守這一帶了。
最后,孫秀榮決定按照前漢的規制,自領庭州牧,舍棄了刺史這一稱呼,任命張翰為庭州別駕兼天山郡太守,李繼勛為庭州司馬,席元禮為庭州長史,任命孫孝恪為輪臺鎮守使。
任命蘇希杰為檢校御史,實際上干的并不是糾察百官,而是秘密情報機構的活計。
以前大唐在北庭駐有府兵兩千戶,自然被孫秀榮全部派了下去,分散到新設了胡人農戶府兵之地,分別擔任里正(百戶)、鄉正(三百戶),負責指導、督促胡人農戶種地。
自從經歷了最為原始的室韋人也能種地后,孫秀榮就知道這天下就沒有不會種地的人,不愿意的,在刀劍的威逼下也自然會了。
這也是他決定拿下北疆的信心來源之一。
通訊漫長加隆冬時節給了他機會,眼下春季來了,訊息也應該反饋到長安去了,不過想要從河西、朔方將大軍調集到瓜州,并籌備糧草,沿途還要經過茫茫荒漠,沒有半年時間是無法做到的。
半年時間,他在北疆已經整合完畢了,并有了足夠的糧草和軍力來應付可能出現的挑戰。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春暖花開時節,孫秀榮親自到輪臺城外參與了耕作,天山北麓綠洲地帶,是可以放心種植小麥、粟米和各類蔬菜的地方,苜蓿、棉花更是不用說了,以前的北庭都護府下轄農戶除了種植小麥、粟米,更是大量種植了棉花和苜蓿。
當他放下鋤頭,坐在田埂上時,沐浴著春日的暖陽,喝上一口從天山上留下來的泉水,不禁滿意地自言自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