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榮說道:“也罷,你等不妨也說說,大食人新立,按照我得到的消息,其呼羅珊總督轄區匯聚了整個大食國幾乎一半的軍力,除了平叛的這三萬精銳,在木鹿城、吐火羅還有近十萬精銳”
“史泰染緬,你也知曉,眼下我大都護府正規軍只有三四萬,加上府兵,最多五六萬,還要守護廣袤的領地,最多只能出動一半,也就是說,最多三萬,一旦本都護損失了這三萬,大都護府就岌岌可危了”
這便是談條件了,對于孫秀榮來說,將咄咄逼人、宗教狂熱的大食人牢牢壓制在烏滸水以南本就是應有之意,這也是祆教以他為“光明使者”的來由,以前東西橫跨幾千里飄搖不定自然指望不上,不過眼下又回到了西域,就不能用其它理由搪塞過去了。
這是明面上的,私下里,在他自己的籌劃中,也是要盡力壓大食人一頭的,否則他的大計就不可能安安穩穩實現。
他在碎葉州、庭州蟄伏了三年,養精蓄銳,為的就是這一日的到來,沒想到河中諸國的變故倒是給他提供了一個切入口。
“咳咳”,史泰染緬說道,“假若大都護能夠救我等于水火,事成之后,我等諸國每年可向大都護府提供一定數額的銀錢或糧食”
這就是進貢了,史泰染緬也知道,與他們臣服大唐不同,眼前這位真假莫測的“大都護”更看重實利,那些虛頭巴腦的“朝貢”、“面圣”他是瞧不上的。
但這一點依舊沒有打動孫秀榮。
雙方都陷入了沉默。
最后孫秀榮說道:“你也見到了本都護眼下在碎葉州、庭州的規制,我的條件也很簡單,為了方便你等抵御大食人,我會在史國、康國、火尋國組建直接聽命于本都護的營頭,由該營頭在當地屯墾,自給自足”
史泰染緬心里一凜,暗忖:“這不就是要將我等諸國吞并了嘛,那樣的話還不如加入大食國,不過我看那哥舒海加入碎葉州后,除了少了三千牧戶,剩余的還在他的管轄之下,他關起門來依舊自稱大汗......”
于是,雙方陷入了僵局。
......
三日后,史泰染緬等終于忍不住了,最終雙方達成了以下協議:
其一,由于半個史國,也就是被大食人徹底占領的以那色波城為中心的地方由于原來的大食總督納斯爾死亡,眼下是群龍無首,大食人、粟特人都惶恐不安,史泰染緬同意由碎葉軍入駐,聯絡、協調貴族、商戶、農戶的事情由史國來完成。
會協調劃撥十五萬畝良田給碎葉軍,每年史國也會協調商戶、貴族提供一定數額的銀錢和物資供碎葉軍使用。
其二,那色波距離阿濫謐城(布哈拉)只有兩百里,碎葉軍一旦入駐那色波,必定會在大食軍中造成巨大的波瀾,就能間接支援舍里克。
其三,若最終大食軍隊全部退到烏滸水以南,則由舍里克掌控東安國(后世吉日杜萬),野解恢復安國國王之位,掌控阿濫謐城(布哈拉)。
其四,由碎葉軍協調占據藥殺水下游地帶的原西突厥左廂五部之一的拔塞干部,或由拔塞干部呼應火尋國,或有碎葉軍進駐咸海附近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