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需要孫秀榮主動出動,敵人已經率先發動了。
至德元年(756年),初冬。
回鶻人以大汗親弟、東部葉護移地健為主帥,率領三萬大軍沿著通往白道(呼和浩特以北的參天可汗道路)的驛道前進,其中移地健八千常備軍全出,葉護這里出了一萬人,由岳敦統領,加上藥勿葛、葛薩部、胡啜葛三部一萬兩千人,共計三萬人,對外宣稱十萬人。
在葉護出發后,在外九姓各部征募的另外三萬人也開始向回鶻王庭匯聚,不出意外的話,他們最遲在十日后一起出發。
烏德鞬山沸騰了,這是突厥汗國之后漠北的第一次大規模出兵,顯然是要做一件大事的。
移地健出動大約三日后,正在白道上游奕的碎葉軍偵騎發現了這一蹤跡。
沒多久,漠北諸部隱隱約約都知曉了。
室韋人、靺鞨人、拔野古人、骨利干人、唐人、契丹人、渤海人都在翹首以盼,就連水深火熱之中的安祿山也起了莫名的期待。
長安、太原、南陽三大前線劍拔弩張的局面也隱隱有了緩解的跡象,似乎都在等著這場本來與中原毫不相關大戰的結果。
中受降城。
身材高大的李嗣業有些焦躁地在房間里走來走去,深知碎葉軍底細的他知道,若是唐軍、回鶻軍聯手,由孫秀榮親自坐鎮的懷朔鎮碎葉軍必定大敗,屆時幾乎占據了大半個西域的碎葉軍也會土崩瓦解。
不過,在眼下這個局面,就算碎葉軍瓦解了,大唐還能像以前那樣經營西域嗎?
與漠北那位同樣身材雄偉的藥勿葛.帝德不同,李嗣業長著滿臉濃密還略帶卷曲的絡腮胡子,胡須根根粗大,無須梳理就自然向外張開,乍一看,妥妥的“怒發”,讓本就不怒自威的李嗣業顯得更加威猛。
與李嗣業不同,坐在下面另外幾人,段秀實顯得溫文爾雅,李晟卻英姿勃發,倒是年過五十的安重璋與年僅二十的渾瑊與其有些相似,都是妥妥的武夫模樣。
至于悉諾邏,雖然一身唐人裝扮,但長相明顯還是藏人模樣,面龐瘦削,眼眶深陷,鷹鉤鼻。
聽完馬燧的匯報后,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就連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渾瑊也罕見地抑制住了拍案而起的沖動。
與李嗣業一樣,段秀實也是心潮澎湃。
“千載難逢的機會啊,大郎不比安祿山,眼下安祿山雖然依舊強大,不過從河北南下的兵馬并不多,又被分隔在好幾個地方,若不是幽州兵的戰力著實強大,大唐早就勝了”
“但碎葉軍完全不同,據說眼下大郎境內竟有五十個營頭之多,十余萬大軍,只消出動一半大唐就危矣,碎葉軍全系于大郎一身,只要大郎不在了,其必定瓦解......”
李晟雖然沒有與孫秀榮打過照面,不過他倒是拎得清,“眼下千萬莫要再生枝節了,大唐的首要任務是消滅叛軍,收復兩京以及河北,若是再分散精力在漠北,叛軍必定再次做大”
想到這里,他呼地站了起來。
“御史大夫,陛下是讓我等在中受降城加強防御的,并非要北上作戰,你我兩部都是整個朔方境內不多的精銳,若是折損在這里,并非大唐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