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北城墻有兩座大門,一曰通天門,一曰拱辰門。
兩座城門相隔一里,都對應著城中兩條大街,此時大唐所有稍大一些的城池幾乎都是長安城的翻版,街道都修建的異常寬闊,位列大唐大城前幾名的幽州城自然也不例外。
此時的幽州城位于桑干河北岸,從桑干河引入的河水不僅穿越城池,還繞城一周形成了護城河。
在城北就是著名的燕北三市。
緊挨著通天門的就是布市,實際上是布匹、糧食、食鹽、毛皮等大宗物資的交易場所。
布市的東面則是雜市,自然是百貨之所。
最北面則是馬市,是部族用馬匹牛羊等牲畜與漢人交易之所。
三座市場都約莫相當于一座坊區大小,呈品字形位居城北,每座市場除了對應市場名的主要物資,自然也有酒肆妓館客棧等場所。
為了管理市場,市監在每座市場正中設置了高樓,用于監視市內的交易。
由于市場設在城外,這里的監管就沒有長安城東西市那么嚴格,入夜之后雖然也有宵禁,不過在市場內卻極為松懈。
于是,這里便成了整個幽州地界,乃至燕北五州有錢人最喜歡的留戀之處。
最北面的馬市,由于涉及到與胡人交易,一般人自然不愿意去哪里,不過那里有來自漠北、東北、西域的胡女,少數有實力的人還是愿意去領略風采的。
薛暮云穿行在馬市的街面上,身后跟著以前在柳城市場的手下。
薛暮云原本是跟著白孝德的,如何來到此地,又為何來到這里先不贅述,反正眼下他來到這里快一年了,并成了馬市的一位相當有實力的牙人。
經過柳城市場慘劇后,薛暮云變得成熟了許多,原本就有些喜怒不形于色,眼下就更是如此了。
初秋的幽州,天高云淡,氣候適宜,薛暮云一身大唐的士子服飾,渾不似以往粗陋牙人的裝扮,他身后的兩人手里還挑著擔子,擔子里裝著幾色禮物,一行三人旁若無人地走在馬市東西走向的大街上。
薛暮云能從柳城市監轉到幽州后還能在短時間里立足,除了他自己精通諸胡語言,極為精通牙人活計外,自然還有其它的原因。
原本歷史上隸屬于安祿山的大將薛嵩由于在檀石槐臺之役中戰死,自然就無法跟著安祿山反叛,不過他的弟弟們卻還在幽州,大弟薛岌更是康孝忠手下的裨將。
另外,薛嵩的幼弟薛岸如今是范陽郡王親衛鐵彈營的成員,由于薛仁貴、薛楚玉的名頭,薛岸雖然并不突出,不過依舊被史朝清高看了一眼——當然了,這也是史思明為了拉攏河東薛氏而做的。
有薛岌、薛岸兩人在此,加上自己的努力,薛暮云才能在馬市真正站穩腳跟。
作為薛家之后,薛暮云愿意在江湖浪蕩,頗有些類似薛嵩年少時候,與做官比較起來,他更鐘意江湖上的漂泊、繾綣、快意恩仇,戰戰兢兢跟著碎葉軍歷練了一段時間后,得知自己被派到此地,他竟有一絲解脫的快意。
薛暮云三人在大街上行走了一段路,前面就是馬市最繁華的地界了,那里有馬市著名的“胡肆”,也就是有著來自西域的胡人舞女、美酒的酒肆妓館所在。
其中最大、最有名的一家叫做“夜光居”,估計是借用了大詩人王翰那句有名的詩句。
經營這家酒肆的也是來自西域的胡人,當然了,其背后站著像康孝忠、曹國正(史思明手下大將,史稱曹將軍)這樣同樣來自西域胡人后裔的大官,否則光憑自己是不能立足的。
來到夜光居附近后,薛暮云的面色頓時柔和起來,加上那一抹初秋的陽光,他似乎沐浴在濃濃的幸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