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伏羲有自己的道路,他未必要像帝俊這樣,賭上一切,去搏一個未來。
甚至,若是伏羲放棄這條道路,以其為資本,引來其他人,讓這個世界直接進入多個天仙的爭奪之中,那自然會給帝俊帶來不小的麻煩。
這是伏羲的第二種選擇。
但是,問題是……伏羲舍得嗎?
帝俊能夠知道這個世界的價值,伏羲自然也能夠知道,誰不想走上道祖的道路,甚至成為第二個道祖?
誰又想第二個道祖會是別人?
即使伏羲自己不走這條路,那么與伏羲親近的女媧呢?
伏羲女媧麾下的人族呢?
是!那些人族雖然只是地仙,但是,誰又說不能成為合道天仙呢?
而對帝俊而言,他連伏羲都不懼,
至于第三個選擇,伏羲在發現帝俊消失以后,果斷放棄這個世界,也不讓其他人知曉,而是在這段時間,趁著帝俊不在,聚齊人族一切力量,清繳妖族。
這固然會比伏羲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更快解決妖族,但是……
伏羲還會選擇解決妖族嗎?
與不清楚帝俊去向的情況不同,此時的伏羲是知道帝俊是做什么的。
只要帝俊成功,當帝俊歸來,一個能夠塑造從前的洪荒世界的天仙,如今的伏羲,哪來的資本去對抗?
而只要帝俊歸來,妖族就可重塑,先前的清繳雖然不能說是無用功,但是其付出與犧牲與收獲卻完全不成正比。
如此情況下,出去伏羲絕不可能選擇的第二種選擇,帝俊都有收獲,還能緩解太一的局勢。
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當找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伏羲輕嘆了一聲。
他的嘆氣也不是因為自己要陷入抉擇,而是為了帝俊。
帝俊為了求道這般冒險,為了太一,甚至將自己主動暴露。
然而,帝俊無論如何,都想不到,他還有第四種選擇!
“幸好,妹妹舍棄那方世界,讓我從道祖處,解決了自洪荒天道中得來的疑惑。”
自成就天仙,接觸諸多世界以來,伏羲……或者說,洪荒眾天仙,都有一個疑惑。
為什么好多世界,都有似是而非的感覺?
明明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其中的物質組成都不一樣,但其間的某些事情的發展,卻極其雷同。
自世界本身而言,宇宙星辰,北斗紫薇,萬千世界,皆有其名。
稍小一點,以一方文明來看,低武,就是唐宋元明,高武,就是佛唐,道宋,魔元,武明,妖清。
從個體而言,伏羲亦曾關注過,同樣是黃蓉,有的得遇良人,相守一生,直至身死殉城。
有的卻遇到偷心賊,花花公子,與人爭寵,不再有一生一世一雙人,卻也未必真的不幸。
而有的,卻是不幸到了極致,大武,小武,師父,城主,甚至敵寇……
這些明明世界不同,命運不同的人,卻都有一個極其相似的來歷,東海桃花島島主,必有一個名為郭靖的少年。
這些世界,有的長存世界海,有的猶如煙花,轉瞬即逝,相隔無盡世界,卻總能似是而非。
這其中,必然有著原由。
而對于這,道祖也明言告訴了他。
世界海中的信息,會在世界成型之前對于世界造成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