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多少對夫婦在圓夢公寓?”
“樓總,還有二百八十三對!”張芍藥準確的說出了數字。
樓小房點點頭,十天時間,就已經有十七對夫婦圓夢。
這是一個非常夸張的數字,未來的二十天里,這個人數肯定會不斷地增加。
不要求全部成功,哪怕有五分之一的人圓夢,也足以說明他們的產品優秀。
放大到全國,那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
而且圓夢活動結束之后,還會有專人繼續追蹤,沒有圓夢的夫婦。
畢竟有些人天生就比較難生出愛情結晶。
三個月一周期最合適。
“伙食方面要好,衛生一定要過關......”一邊走,樓小房一邊巡檢公寓,其他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消防安全,所以公寓里保安三班倒,確保萬無一失。
.......
晚上七點,昌南都市一頻跟香蕉公司聯手打造的圓夢欄目正在播放最新一期的節目。
這一期節目,讓不少阿姨大媽看出了眼淚。
十幾對夫婦抱頭痛哭的場景令人心酸的同時也為止高興。
其中最艱辛的一對夫婦,求子十五年,說到傷心之處,丈夫幾度哽咽失聲。
他妻子更是喜極而泣,向眾人闡述這十五年來的點點滴滴。
有的人不理解,丁克不挺好的嗎?
為什么一定要有孩子?
難道沒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嗎?
網絡上有很多人發表難以理解的評論。
國內有六十萬丁克家庭,有一些家庭丁克了十幾年二十年之后,看到周圍人兒孫滿堂,才想著生孩子,可有些事,不是想就有用的。
丁夢是一個高中老師,她的丈夫也是高中老師。
因為兩人都帶了班級,所以平時工作很忙。
別說養孩子,他們自己的生活作息都十分的紊亂,年輕的時候覺得丁克挺好的,工作閑暇之余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不會被孩子捆住手腳。
可十多年過去了,他們把一撥又一撥孩子送進大學,心中難免失落。
很多個夜晚夫妻兩人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
直到那晚,她丈夫突然來了一句,“如果我們不丁克的話,現在我們的孩子也上高中了。”
一句話,直擊丁夢的內心。
險些讓她流淚。
是啊,如果她們不丁克,他們的孩子也許坐在他們的班上,由他們親自輔導成才。
那天晚上,丁夢想了很久,她對丈夫說道:“要不,我們不丁克了吧,剛好這一批學生畢業了,我也不用繼續帶班了......”
她丈夫想都沒想就點頭了,隨后就是長達兩年的努力期。
努力無果,兩人去醫院做檢查,結果令兩人特別失望,一個缺少活力,一個溫床貧瘠。
她覺得老天好不公平,他們教書育人,十年如一日,矜矜業業,到頭來卻給他們當頭一棒!
幾次人工,都以生化告終。
丁夢無聲流淚,丈夫抱著她,“哎,是我們福薄,孩子跟我們沒緣分,沒關系,我們兩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事已至此,丁夢也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