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度的人工智能小度在國內還算不錯。
智能汽車,也還可以。
但是,還沒有智能到駕駛貨車在山區如履平地,
從白馬鄉到樓家村山路十八彎。
可人家的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系統就能夠從容應對。
無論智能機器人,還是自動駕駛系統,都比他們的要先進。
菊廠在智能駕駛這一塊,亦是研發多年,可同樣達不到香蕉公司這種程度。
任老看著新聞,對著身邊人道:“現在的年輕人,真的了不得啊!”
byd,吉力,馬達......國產車的大佬們也都愣住了。
不會吧,怎么一覺醒來,半只腳就踏入未來世界了呢?
他們本能的以為這是宣傳,是概念片。
可是連央媽新聞都報道了這件事情。
那就不是假的。
國家性質的官方媒體,肯定不會魯莽的報道新聞。
自動駕駛系統,智能機器人。
各家都有,可是好不好,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就拿性能第一的特斯拉來說,只要出了錯,那定然是駕駛員操作不規范。
可人家在這一塊,真的比他們要強,這是不爭的事實。
自動駕駛先不說,但是智能機器人,這就有點強了。
會開車,會稱重,能自動交談,行走與常人無異,哪家的機器人能做到?
做不到!
窺一斑而知全豹,香蕉公司智能機器人傲視群雄。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材料,機械工藝這一塊肯定比他們強。
從機器人的外觀上看,那明顯就是流水線產物!
這說明,人家的機器人已經達到了流水線生產的標準。
在各家高科技實驗室還在為一點進步沾沾自喜,大吹法螺的時候,人家的成品都大搖大擺,開著車,上門收菜了。
這種落差,各家大佬心里都有一種感覺。
我還在學走路,你特么都成為世界第一飛人了。
你說你一個做保健品的,又是黑科技游戲,又是智能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系統,就不能務正業一點?
最關鍵是,還特么做的那么好!
還讓不讓人活了?
記者見面會(實際上變成了產品發布會),方和平談技術,陶陽談助農,同樣帶上了樓小房的全名經濟模式,那就是帶動全國中下農民活動起來,為他們增收。
目前樓家村的試驗點效果不錯,但是一村之地還是太小了。
一百多戶人家,時令蔬菜,或者家養豬,雞鴨鵝,放眼全國市場無異于一滴水落入江河。
趁著這個熱度,陶陽道:“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擴大試點,將把白馬鄉納入計劃之中,未來還會繼續擴散,至鎮,縣,市!”
記者見面會結束之后,全國各地的助農平臺都開始商量對策。
河馬優選本身就是徽省首屈一指的助農平臺,現在又搭上了香蕉公司,背靠顫音。
各家都趕到了很大的壓力。
刀刀優選總部。
執行總裁,陳剛說道:“河馬優選,香蕉助農來勢洶洶,其實問題同樣不少。”
“首先:他們針對的是中下農民,對那些種植大戶來說,并不友好!”
“其次: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禽類,豬肉檢疫就是個麻煩。”
“最后:他們收購價略低于市場價,所以他們利潤不足,而我們有百億補貼做后盾,打得起價格戰,他們沒有優勢!”
“補充一條:他們通過機器人上門驗收,鋪張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