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遠比樓小房想的更加猛烈。
糧食貿易,金屬貿易,正常的商業往來,也受到了鉗制。
他們提高關稅,隔三差五的派人抽查,就能讓那些投資者的公司吃上一壺。
他們可以,咱們也可以。
但是沒必要。
老調重彈的伎倆在樓小房眼里不算什么。
他乘坐電梯來到了世界醫院最頂上三層。
“靶向藥研究的怎么樣了?”
“已經到了臨床階段,我們招了一百個癌癥晚期的患者,三分之二患者有了明顯的好轉,剩下的三分之一無明顯好轉,并且伴隨著多發性的器官衰竭。”
“滅殺率能不能提高?”
“可以加大藥量,但是對人體有一定的副作用,用小白鼠做了實驗,加大劑量只好,成功率在87%。”
“好好把技術吃透,這件事一旦完成了,對患者來說,癌癥就是一種稀疏平常的事情。”樓小房說道。
“是,樓總。”
離開一號研究室,樓小房繼續深入,來到了二號研究室。
這里不研究純粹的靶向藥,而是生物科技。
這里正在研制細胞級的機器人。
這種機器人進入身體后,就做一件事,那就是刺破癌細胞的細胞核,滅殺癌細胞。
是比靶向藥還要霸道的存在。
唯一的壞處就是,比較貴。
“現在一顆膠囊能夠容納多少細胞機器人?”
“三千萬左右!”
“機器人平均滅殺值是多少?”
“每一個細胞機器人,從開始工作到排出體外,平均能夠絞殺二十個癌細胞。”
“精準率多少?”
“96%!”
“到了哪個階段了?”
“二期臨床,一百個癌癥晚期病人,出院了90個,剩下的十個,死于年老體衰,器官衰竭。”
“擴大試驗。”
樓小房心中一喜,這么高的成功率,毫不夸張的說,細胞機器人絕對是癌細胞克星。
“是,樓總。”
“一顆膠囊定價多少?”
你沒聽錯,膠囊機器人是按顆來賣的。
“3000!”
“十顆一盒,一盒一療程!”
人體有40萬億到60萬億細胞。
到了癌癥晚期,癌細胞大面積擴散,癌細胞的數量幾萬億計算。
一顆膠囊滅殺六億癌細胞,同時也會誤殺其他細胞。
“太貴,效果不算好,把精準率給我提升到99%!”
“定價五百一顆,細胞機器人的工作效率還是太低了,滅殺要一百顆以上!”
“我給你提供一個思路,提升細胞機器人的效率,不一定要主動出擊,可以加入癌細胞誘因,讓癌細胞主動上鉤!”
“還可以讓納米機器人小幅度形成矩陣,合力滅殺癌細胞,提升效率!”
“是,我明白了,樓總。”
研究總佩服的看著樓小房。
一句話就砍掉了六分之五。
一個癌早期患者,只需要服用兩個療程,就能康復。
一個療程一萬塊,兩萬塊治好癌癥。
去打聽打聽,那里有這么容易的事情。
藥物的利潤是巨大的,一些稀有病,治療費都是百萬起步的。
樓小房點點頭,離開了研究室。
靶向藥也好,細胞機器人也好,都是現在研究的兩個大方向。
其實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用藥物增加提升免疫力。
不過這個涉及到了基因方面的問題,樓小房不會放出來。
現在,他已經放出了器官培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