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躺在深度休眠倉里,這深度休眠倉是游戲倉的高級進階版,能夠深度放松人的肌肉和大腦皮層。
只需要三到四個小時的睡眠,就能夠讓人得到充分的休息。
能夠留更多的時間去工作。
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出倉的時間。
宇航員稱重記錄之后,穿上了錦鯉集團研發的輕便式宇航服。
錦鯉衛星基地開始忙碌起來。
無數的記者蹲守在一旁。
他們昨天晚上就沒有離開過。
電視機前,電腦前,手機前,任有數以千萬的觀眾和網友沒有睡覺。
今天是周末,也是火星登陸的日子。
原本熱鬧的周末,人流量再次銳減。
所有人都在激烈的討論這一次的火星登陸。
只因為,這是人類開啟星際移民的開端。
一想到未來他們有機會去火星生活,沒人能夠不激動。
“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現在是京城時間9:00整,現在基地正在做最后的工作準備,宇航員們精神狀態良好,正在做登錄前的最后核對,樓隊正帶著小隊商談。”
鏡頭一轉,就看到樓小房在哪里跟大家商量著。
“9:30分,宇航員登艙,和以往不同的是,超磁飛行器極為穩定,宇航員不需要承受大量的壓力,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步,意味著打通星際航道之后,未來的幾年間,普通人也將有機會登錄太空!”
新聞直播間內,老一輩的宇航員正在作客,主持人正在和老前輩暢聊。
主持人:“如果我們把火星改造成適宜居住的星球,那么將會帶來那方面好處?”
老前輩:“好處顯而易見,首先,我們不再為土地資源和星球資源而犯愁,因為我們現在從傳統的能源大國,轉變為了新能源大國,科技大國!”
“我昨晚在網上看到了一個網友的評論,他說以后火星就是咱們的第二故鄉,這是完全能成立的。”
主持人:“除了火星之外,土衛六是我們目前發現高度疑似擁有生命的星球,土衛六和月球類似,但是大氣濃度卻是地球的1.5倍,以我們現在擁有的技術,多久能夠到達土衛六?”
老前輩:“土衛六距離我們8-10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1.5億千米),按照我們現有的技術,需要不間斷航行兩年才能夠達到土衛六!”
“我們完全有能力發射探測器飛往土衛六,等我們的航行速度突破了第四宇宙速度,也許只需要幾個月就能夠達到土衛六。”
“這么說,我們這一代人,有可能去開發土衛六?”
老前輩:“不是有可能,是一定可能!”
電視機前的觀眾被他們說的心潮澎湃。
同時內心深處一股強烈的自豪。
兩人聊天的期間,宇航員開始登艙。
主持人把話題引回現場,“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樓隊長正帶領著七位宇航員登艙,從錦鯉衛星基地發回來的消息,這一次登錄,我們的宇航員會很輕松對嗎?”
老前輩:“對,因為我們可以掌控速度,不是階段性加速的,再加上密封艙有一套的獨立的氣壓系統,實際上跟我們坐飛機沒有太大的區別!”
“看,他們已經進入艙內了。”
鏡頭一轉,艙內巨大的空間讓人震撼,而且內部充滿高科技的裝飾更是令人向往。
八人開始在內部調試設備,樓小房坐在第一位:“探索者,開始自檢所有部件!”
“系統自檢開始,預計需要一分鐘!”
一分鐘后:“自檢完成,所有部件均無故障。”
探索者發射器,是人工智能主管,人工輔助。
“沒有問題,關閉艙門!”
“艙門開始關閉!”
鏡頭再次轉換,科技感十足的艙門開始關閉。
所有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他們的心情都很激動,但是更多的是放心。
因為登艙之前,已經成功發射了近三十次,沒有一次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