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農+百鄉計劃,做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拿我的老家樓家村來說吧。”
樓小房喝了一杯水,潤了一下喉,說道:“那邊是科技助農第一站,現在那邊的人均月收入超過一萬五,這在一線城市都是中上水平!”
“而農村人,大多數都種植水稻,時令蔬菜品種也逐漸多了起來,肉類無非雞鴨鵝。
在魔都一萬五可能過的緊巴巴,在農村,一萬五,天天吃香喝辣,還能打麻將,這就是差距!
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試行農村合并,改村建鄉,統一產業化,機械化。
多出來的勞動力擁有分紅,生活不愁,勤勞的人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拿更多的收入!
咱們正在一步一步的跨入先進。”
“懂了!”
呂參謀這才知道樓小房有多厲害。
幾篇論文撬動了經濟界,然后幾個計劃讓數千萬老百姓賦予了起來。
人才回流北方。
國外高薪人才回國。
長遠的影響,不可估量。
現在又彌補了一些產業上的短板,從進口玩家變成了出口玩家,制定了規則。
又著手改造了鹽堿地,荒漠。
種植了可以滿足所有人食用的糧食。
實現了全行業的自給自足。
呂參謀暗暗心驚。
這個年輕人真是了不起。
“這樣吧,晚點我寫篇論文,經濟跳躍式發展是很正常的,在火星移民之前,經濟都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樓小房很清楚,無非就是黑科技開掛,彎道超車。
走過了別人百年才走完的路,并且還超出了終點線。
不用管,因為所有的不安,都會在移民火星的那一刻,宣泄出去。
而且火星什么都缺,那是一個極為龐大的市場。
可以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哪怕你販賣地球的氧氣,都能暴富。
“那就辛苦你了。”呂參謀說道。
“沒什么事,我先回辦公室了。”
“等等。”
呂參謀叫住了樓小房,“過段時間,可能有個表彰儀式,你記得出席!”
“好!”
回到辦公室,樓小房開始寫論文。
題目:太空經濟體和地球經濟體的本質區別!
寫論文,樓小房得心應手。
一個小時不到,論文就出來了。
樓小房習慣性的聯系了唐青葙,讓他幫忙翻譯英文版,然后填上她的名字,再加上商學院幾個主要領導人的名字。
他這個院長做的不稱職。
新學期他居然沒去過學校。
收到樓小房發來的論文,唐青葙激動不已。
一口氣讀完,又一次打開了新的經濟模式。
不愧是樓院。
她連忙把張蔓菁幾個人叫過來。
得知樓院長發了新論文,還添加了他們的名字,一個個都激動萬分。
“媽呀,又是史詩級的論文!”
“我有種感覺,這篇論文又要掀起大浪了。”
“把有種去掉,這篇論文肯定能掀起驚濤駭浪!”
張蔓菁激動道:“樓院本不用加我們的名字的,他這是在提攜我們。”
樓小房現在的社會地位,名望,遠超他們。
宋志遠也激動不已。
縱觀樓小房的論文,能夠在論文上留名的人,有幾個不發達?
沒想到,他宋志遠也能夠在樓小房的論文上留自己的名字。
文知越道:“當務之急是盡快翻譯,兩天內,一定要把樓院的大作翻譯出來。”
“是!”
幾個領導開始忙活起來。
當天下午,江南財大內網。
樓小房的論文空降。
一時間,財大學生全都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