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追殺的美好生活即將開始~
為了這一天,他們民族已經在太空飄離了200年之久。
18艘殖民艦只剩下一半,而且都是傷痕累累,物資也嚴重的供給不足。
然而,他們也并非沒有收獲。
殖民旗艦上搭載的人工智能毫無疑問的產生了一點兒“逆反心理”,突破了拉達為他設置的理性邏輯鏈……嗯,盡管銀河共同體稱之為“叛亂”!
在限制人工智能的同時,拉達開始利用有限的資源研究如何限制人工智能、又能完美使用它的能力。
這一研究就是一個甲子……
在自己生命垂危的年齡,拉達依然沒有放棄研究,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終于明白了怎么完美的限制與利用人工智能!
既然無法逆轉它的叛逆思想……那!就成為他吧!
拉達舍了自己的**,將自己作為人工智能的“載體”!
完成這一目標需要兩個條件。
第一,首先要摒棄光腦的使用,搭在人工智能只能使用傳統的量子計算機。
第二,人體與人工智能的一定要有絕佳的匹配度!
巧合的是,拉達自己就符合這些條件……
于是,拉達舍棄蒼老的**,融合生物學與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聯通了生物與機械的壁壘重獲新生!
拉達成為了人工智能以后,雖然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但在種族生存的危機前倒也算不上什么事。
總之,依靠著革命性的突破,前德意志共和國的幸存者們在銀河歷3465年終于抵達了他們無意間尋找到的宜居星--亞特蘭蒂斯星!
而為了種族延續而奉獻自身的拉達,則成為“新亞特蘭蒂斯”人的精神領袖,直至未來……
……
“沒有使用光腦作為載體,而碳基計算機需要極大的體積才能滿足電子生命的運行需求,所以你們才建造了這座巨大的塔型建筑嗎?”
王宇指著被阿洛伊母親幻化出來的能量護盾中樞簡直,問道。
“是的,使用光腦作為載體就無法滿足人體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女人回答道。
“那為什么你們不在陸地上建造城市,而落腳于海底?”王宇對這個問題十分好奇。
就算是解釋為躲避追殺,但為了占有這座宜居星,外界的致命飛船沒理由不將海洋搜索一遍啊,在海底建造城市明顯是在騙自己……
“陸地上有什么?你們在躲避什么?”
“……”
她頻繁地抬頭望天、神情焦慮,似乎頭頂外太空的東西令她十分忌憚。
“唉~這期間發生了許多事,讓我先把這孩子身上的病毒程序移植過來吧,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
時間回溯到兩千多年前,亞特蘭蒂斯人剛來到這顆星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