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在埃及帝國之前,尚且沒有出現過如此好戰如此強大的奴隸制國家,為了解決內部這些問題,埃及帝國使用了總督這個辦法,圖特摩斯三世非常的聰明,他每攻占一個地方,就會在這里派遣總督,與這里原先的統治者合作管理。
同時,他會將這里統治者的孩子帶到埃及,用埃及的方式來教育他們,讓他們變成“二鬼子”,再放他們回去繼承當地的統治權,然后,這里就變成了埃及的忠實傀儡。為了更好的進行統治,埃及帝國擴大了統治階級,原先的官吏是從王室里挑選的,這個時期是從貴族以及法老子弟里選出來的。
這當然也導致負責祭祀的神職人員們的勢力不斷的增加。
古代埃及君主專制的最顯著特征,是王權同神權的聯盟。國王利用祭祀來增加自己的統治神圣性,而祭祀則是利用國王來謀取利益。在新王國時期,也就是埃及帝國時期,這種聯盟卻出現了破裂,當時的主神是阿蒙神。在埃及帝國不斷勝利的時候,祭祀們將這種勝利都放在了阿蒙神的庇佑之上。
阿蒙神廟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開始插手國王的繼承問題,甚至勾結貴族,成為國王的反對派,國王對阿蒙神廟忍無可忍,終于,在圖特摩斯四世的時候,他抬出了一個古老的神。
那位神叫阿吞,他的形象是一個太陽圓盤。
甚至也一度抬出了古老的拉神。
隨后繼位的阿蒙霍特普四世,則是用了更加激烈的辦法,他直接廢除了對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準崇拜阿吞神。他將國王的名字改為阿赫那吞,取義為阿吞神的光輝,全力攻擊阿蒙神廟。改革初期還是很順利的,可是,在他死去之后,改革就失敗了。
主要還是這樣的改革對底層勞動人民沒有任何利益,負擔更加沉重,沒有得到擁戴和支持。
隨后,國王就徹底與祭祀們捆綁在一起,對祭祀就更加依賴了。
在接下來,為了轉移內部的矛盾,埃及帝國直接將目光放在了強國赫梯身上,兩個戰狂國相遇了,互相毆打了一百年,兩個國家都算是傷亡慘重,雙方都無力再戰,不過埃及帝國算是吃了不小的虧。
直到阿蒙神廟的祭祀篡奪了王權,埃及第20王朝終結,也標志了新王國時期的結束。
古埃及文明是一個燦爛的文明,他們創造出了自己的文字,我們甚至找到了很多古埃及人所寫的文學著作,有小說,詩歌,神話,傳記,戰記等,而他們在應用科學領域,在天文,歷法,醫學,數學,建筑等方面也有巨大的貢獻。
古埃及人將一年分為三季,沒季四個月,共12個月,每個月30天,共360天,第12王朝的墓里發現了43個星座圖,《艾貝爾斯紙草》里有900多個醫治疾病的處方...堪稱是人類文化寶庫里的一個瑰寶,同時也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不同的文明,有著不同的魅力,而它們,都是人類的無價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