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要包括一些女孩,人數雖然不多,可是對這個時代的癡迷程度卻并不比男孩少。
無論是在中國,或者是在鄰國日本,或者韓國,乃至越南,三國演義的影響力都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在日本,這些人就好像中了三國演義的毒,對了,三國演義在日本的名字就是三國志,看得出,日本人似乎不太認識陳壽,也不知道正史與演繹的區別。
當然,課堂上老師當然不會去說什么那些精彩的大亂斗,第一節就是魏國對北方地區的重建,說著曹操對華夏北方的巨大貢獻。歷史的定義,不會狹隘的談論一個人的好壞,客觀的看待他的作為,然后給與他一個定義,功大于過,還是過大于功。
在談論曹操的時候,老師會說起他進行的屠城,也會說起他頒發的較輕的田租戶調令。
魏晉時期所要的課程還是挺多的,當初陳艾離開之前他們就在上,如今還沒有結束,晉朝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無能王朝,這大概與他的各種制度有關,在土地上他們使用的占田地,在官選制度上使用九品中正制,再加一個五等爵制。
大多時候,王朝的建立者都不會是一個昏君,每個王朝的建立者都是人杰,司馬炎在前期的表現也勉強能算得上人杰,也的確讓晉朝出現過短暫的繁榮。可是,這哥們腐化的速度太快,身為皇帝,居然帶頭搞不良風氣,奢靡成風。
他不再處置政務,天天吃喝玩樂,后宮嬪妃的數量達到一萬,大族們跟皇帝比誰過的更奢侈,皇帝一頓飯要用一萬錢,大族一頓飯就用三萬。有人用米糖洗鍋,有人用白蠟當柴...互相攀比,越來越夸張。
當有人告訴將大臣之間的攀比告訴皇帝的時候,司馬炎大怒,你們攀比怎么能不叫朕呢?然后這位就開始參與到攀比的行列里,帶頭沖鋒。
大臣傅咸上疏說:“奢侈之費,甚于天災。”
司馬炎覺得他很有道理,然后就沒有去管。
想想曹操時期對糧食的重視,再看看此刻的局勢,真的是很能讓人反思的,除了奢靡之外,晉朝的大臣們還曾公開搶劫,殺人,肆意妄為,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制止他們。
很快,就爆發了八王之亂,邊境的刺史們帶著烏桓,鮮卑人的軍隊攻進中原,殘害百姓...這也給未來留下了一個伏筆。晉朝的王公貴族們忙著攀比,忙著內斗,完全不理會底層的百姓,各地發生災害,也沒有人去管,這甚至都比不上元朝。
元朝前中期起碼還特么懂得賑災!
晉朝的流民數量達到了三十萬戶,這還是正史上記載的部分,占當時全國戶口的十二分之一。從301年開始,晉朝的流民起義就沒有停過,李特起義,張昌起義,王如起義等等。
除了起義的流民之外,還有其他民族的起義。我們知道,漢朝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漢朝就很重視對這些其他民族的控制,用來補充邊境的勞動力,加強軍事實力,從漢初到漢末,漢朝軍隊里都有其他民族的身影。
在魏晉時期,這些民族逐漸開始南下,在各族內遷之后,他們與漢人雜居,開始過定居的農業生活。其實這樣的遷徙在兩漢時期就有了,不過當時的統治者沒有晉這幫人這么能搞事,而且他們人數也不多,可以進行控制,在晉朝,他們便失控了。
這些內遷的民族漢化程度是非常高的...比如劉淵,這位是匈奴人,幼年開始學習史書和孫子兵法,他造反登基后,他的國號,居然是特么的漢。
匈奴漢也是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