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邊界為戰,全力阻擋秦軍,挫之銳氣!”
有人道。
“不可,秦軍兇猛,如今更是士氣旺盛,不宜正面碰撞,他們遠道滅國,我們要占據天時地利,發揮自己的優勢。”
有人反駁。
那人道:“那就只有采取第二種方案,放棄所有邊界,所有兵馬后撤,設置兩道戰線,一道為都城,一道為天險懸江,在那里和秦展開決戰。”
“我也認為,在懸江打好,秦軍擅于陸戰,但懸江為天險,怒流大江,足以擋其銳士,我們正以逸待勞,把他們埋葬到懸江內。”
“對,縱即使懸江被破,秦軍也會疲憊,可用最后都城為戰線。”
這點得到許多大臣認可。
有天險不用,去和秦軍硬拼,那是傻子,蠢貨。
“秦國中,最讓人看不透的是那秦皇。”
這也是很多人擔心的。
秦皇年紀雖小,但這個人沒人看得透,深不可測,非常恐怖。
“諸臣之言,朕已聽到,采取懸江都城兩道防線,在那集結重兵,展開決戰,但秦軍雖強,朕也有援軍對付他們。”
陳皇道:“云陽宗已派援兵,助朕滅秦,完成陳統乾州之戰。”
“云陽宗派人來了!”
群臣大喜。
有云陽宗相助,還怕個什么秦。
“師兄!”
此時有一群人來到朝堂內。
其中一個領頭的男子道:“宗內知陳遭秦軍進攻,而云陽乃陳之國教,自是不能坐視,因此令我攜三十萬真元大軍,十萬元靈大軍,三萬煉神勇士,三百涅槃,以及十五尊合道!”
十五尊合道強者!
這男子雖然沒有陳皇強大,但也合道九重。
而且他們支援來的都是強者。
這就是通天宗門的底蘊!
而倒不是,他們不能支援更多,而是一旦大量強者入乾州,宗門內部空虛,和他們敵對的勢力也會抓住機會。
這天下,諸多皇朝宗門林立,彼此間也有仇。
在他們看來,這么多也夠了。
“好!”
陳皇年輕時帶著家族來到乾州打拼,立國。
他認為自己這步棋是走對了,初來乾州時,陳家哪有這么強大,他更沒有突破到九重。
要不是幾十年前,大秦先帝的強大,他都會開啟一統霸業了。
而他也沒有忘記,自己來自云陽。
云陽宗也是支持陳皇的,統御一州的,也變相的屬于云陽宗,
乾州幾十億人口,也能挑選出大量天才。
“師兄,還有一事,陳國戰略目標,是要在懸江和秦軍展開第一決戰,但在此之前,秦國秦國兵峰太盛,我們也不能任期長驅直入,也要給他們制造阻礙!”
男子到了陳國朝堂后,開始說出他的意見。
“哦,師弟,你的意思是。”
梁皇問道。
他的這位師弟叫做于通。
“挫秦兵鋒芒,秦軍連滅奉,梁,盛三國,士氣已經到了最旺盛時候,其必然會產生目空無人的狂傲,認為諸國都無法和他們抗衡,而我們就抓住這點,對其狠狠重創打擊。”
于通道:“秦國這次出兵千萬,那秦皇更是親自親征,但千萬人鋪展的范圍太大,行軍緩慢,不可能全部聚于一體,散于各方,因此機會就來了。”
“你要?”梁皇道。
“哈哈,師兄,我不會去對付秦皇,這個秦皇實力很古怪,最好是找機會,在他們行軍時候給予當頭一棒。”
于通道。
他出自于宗門,大軍的爭鋒不是他所擅長的,但這種強者的突擊卻是他所擅長的。
“挫敗兵鋒。”
陳皇沉默片刻。
他也知道。
若直接放秦軍到懸江。
那么秦軍那時的士氣太過旺盛,也會讓他陷入被動中。
縱然有云陽宗的支援,他也不敢忽視秦軍。
尤其那個秦皇,更是讓他感受到了深深不安。
“你準備去多少人?”
陳皇問道。
“此戰宜精不宜多。”于通道:“我帶上宗門本部強者去就好,來去自由,尋找機會出手,無機會我也不會動手!”
“朕同意了。”
陳皇道:“除此,但朕也會給你五萬幽狼突騎,望師弟凱旋。”
“哈哈,秦軍必亡。”
于通大笑:“師兄我去了,就等我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