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寫“漢磚”的人是誰?”
黃啟微遞給余染一卷竹簡:“漢磚上稱:天外神仙贈帝以晷,能降妖伏魔、驅山趕海、使鬼神懼……帝立碑銘文,敕封諸神,人族始興……”
竹簡是用小篆寫的,余染看不懂,就拿在手里把玩。
黃啟微不滿搶了回去,繼續說:“這里說的‘帝’應該是指帝鴻,也就是華夏之祖軒轅黃帝。”
余染問:“理由呢?我所知的神話里面,沒有這個。”對于學識,余染自認不如,但對于神話傳說,他很有信心,各種小說和神話故事,他不知道的真不多。
黃啟微告訴余染:“神話傳說中有兩次封神之戰,分別是炎黃戰蚩尤和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已經有文字可考,如果‘神之晷’是這時候出現的,就算不被奉為國器,但多少都應該有記載才是。而文中的‘人族始興’也可作為‘神之晷’最有可能出現在黃帝時期的佐證。”
黃啟微分析的有理有據,余染也覺得這樣最能解釋得通。
那么關鍵的問題就是:“第一,‘神之晷’封神重器,為什么之前沒有相關的記在?第二,書寫漢磚的是何方神圣?”
余染沉思片刻,問黃啟微:“為什么認定寫‘漢磚’的是漢朝人?你給我看的譯本里面并沒有關于年代的記錄。”
“這是從文字和墓室風格推斷的。首先是文字:小篆也叫秦篆,但真正的秦篆跟后面的小篆還是有差別的,拓本正是用秦篆書寫,而秦篆只在秦漢三國時期出現。
然后是墓室風格:每個朝代在布局和壁畫風格上都是不同的。另外墓室有被盜痕跡,并發現了猜測是屬于盜墓者的短劍。
雖然已經銹腐,但經由技術復原,猜測是三國時期的東西,你也知道發丘中朗、摸金校尉的傳說。經由這些證據,推定墓室年代是秦漢至三國。”
“那這些東西呢?”余染相信黃啟微的推斷,當然也相信黃啟微會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他最為擔心的是:黃啟微的實力毋庸置疑,但天才的怪癖也不少。比如竹簡和竹簡圍成的半圓余染就理解不了。
黃啟微寫完手上的竹簡,根據編號放到‘竹簡墻’上。回過身來向余染行儒禮:
“有道是‘美人桃花樹長成’,欲問君,今夜月明,是否‘重色思傾國’”
雖然她千奇百怪的樣子已經見過不少,但要適應過來還真不容易,余染說:“楊貴妃跟趙飛燕相差了至少七百年。”
黃啟微望著余染,一副‘聽不懂’的樣子。
余染無奈,只得陪著她演下去。也回了個儒禮,瞬間猶如唐明皇附體:“飛燕姐姐,這七百年多年的時間洪流,我是如何也跨不過的。且以我大唐男兒來看,姐姐你是真的丑。”
黃啟微生氣的瞅著余染,擼起袖管揚起拳頭示威:“想找茬嗎混蛋。”
黃啟微身材嬌小,生得也十分稚嫩,這個動作真的戳中余染萌點,‘噗嗤’笑了:“這又是在模仿誰?”
“有點傲嬌的不良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