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手段太恐怖了,根本不需要像徐澤一樣,想辦法讓信徒去供奉他,強行扭轉心靈的認知。
就在徐澤和羽蛇神,準備前往埃及的時候,
朝堂的大殿之中,一名中年,此刻依然回國,
他正是下西洋的鄭和。
“臣,鄭和,永樂七年九月,任大明市舶船司正使,與副使王景弘,候顯,率官兵,兩萬七千人,駕寶船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
“出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里馬丁,交闌珊,爪哇,重伽羅,吉里悶地,古里,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臘,花面,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
“諸國國王,皆派尊使,隨寶船隊,入京朝貢。”
“臣,恭請皇上召見!”
鄭和說完之后,對著上方的朱棣深深的一拜,
而朱棣此時,也被鄭和所去過的地方之多,感受到深深的震驚,同時他立刻察覺到。
鄭和此人,相當重要,他去過如此之多的地方,必然對每個地方,都非常的熟悉,不然也不能如此干脆利索的把地面,整齊的說了出來,
想必他口中的每個地方,對鄭和來說,都有不小的回憶。
天地本來就要求征服全世界,這個事情,目前還沒有公開,鄭和自然不知道,
到時候征戰天下的時候,鄭和就是最好的向導,不需要擔心大軍因為對某些地方不熟,導致傷亡慘重。
朱棣長期作戰自然明白,一名合格的向導,可以輕松的拯救無數士兵的性命。
朱棣微微的思索了一下,對著鄭和問道:“滿剌加國,朕沒有聽說過。”
鄭和聞言,抬起頭來回道:“滿剌加國是暹羅屬國,第一次立國,國王攜王子,公主,親自前來,請皇上詔敕。”
“滿剌加國盛產沉香,黃熟香,滿剌加國王此次朝貢,大小沉香樹九棵,上等龍涎香十升,其他各國皆有朝貢。”
朱棣聞言,微微點頭,像鄭和伸手示意。
下手一起的太孫,忍不住回頭向朱棣望去,眼中飽滿起點,朱棣微微點頭,
他立刻笑著快步走到大殿門口,大聲說道:“大明天子有旨,諸國王使節依次覲見,奏樂。”
“大明皇帝圣躬安。”
“朕安。”
“大明皇帝圣躬安。”
“朕安。”
........
隨著一批批諸國使節開始不斷的拜見,朱棣在應付之余,腦海中不由想起爺父親朱元璋的交代:
“凡海外夷國,如安南、占城、高麗、暹羅、琉球、西洋、東洋及南蠻諸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
“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
“吾恐后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逼近中國西北,世為邊患,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
大體就是說,這些國家離中土很遠,而且不算富裕,打下來既得不到好處,而且也無法管理,
他們如果騷擾,那我們狠狠教訓一下就行,如果沒什么事兒,就別招惹他們了,空耗國力,現在重要的是北方的蒙古問題,要注意這個邊患!
但是現在天帝降臨,明確指出,要征伐天下,所有的國家,都必須歸大明統一,取消所有的不征之國,哪怕代價再大,凡是太陽能夠照到的地方,只能有大明的存在。
在父親和天帝之中,朱棣當然毫不猶豫的選擇跟隨天帝,
畢竟那是正兒八經的天上帝君,
所以朱棣的臉色非常的冷淡,看著這些外國的使節,臉上沒有半分的柔和,腦海里想的,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征服這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