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燦這次中段考的英語成績能考到116分,完全是托了英語老師張運紅的福。
張運紅老師是華東中學里屈指可數的一名普通黨員教師。
她每天都會在胸前佩戴上黨徽。
正如周燦每天在胸前佩戴校徽加上團徽一樣。
黨徽對于張運紅老師意味著什么,當時的周燦并不清楚,可是,等長大后的周燦靠攏黨組織,了解到黨徽的由來時,才明白當時張運紅老師天天佩戴著黨徽的重要性。
那算是對中國**的信仰,也算是心中時刻謹記黨章,時刻記住自己是**人的一種標記,還算是對黨要忠誠的基本體現。
還有一點,黨徽隨身佩戴,相當于無論在哪個崗位都是具有先鋒示范作用的。
張運紅老師跟周燦還是挺有師生緣的,周燦初一的時候,就碰上她任教他們初一九班的英語。
等周燦上初二時隨機分班至初二九班,張運紅老師又教周燦班的英語。
如此一來,周燦的英語成績,是唯一能在年級里保持前茅的科目。
畢竟此次中段考,全年級英語成績最高分117,周燦是116分,可想而知,周燦平時付出的認真和努力。
事實上,長大后的周燦每每想起中學時代的學習生活,他都還是覺得跟小學時候養成的學習習慣有很深的淵源的。
周燦的英語成績能在初二的時候位列全年級前茅的位置,完全是因為周燦從小學時候就習慣了五點多起床背英語單詞和句型,以及英語小短文的習慣。
背誦花的時間還沒有語文多,可語文成績偏偏上不去。
這也跟語文課堂紀律有很大關系的。
說到課堂紀律,初二九班所有科目的課堂紀律中,只有張運紅老師上課的時候,是最安靜,最能讓周燦聽得清清楚楚。
其他課堂,哪怕是班主任卓老師的政治課,上課都依然還是有同學在后面講小話,或者是故意挪動桌子椅子發出聲音的。
長大后的周燦回想初二任課老師之間的課堂紀律差別,總是能在印象最深處,襯托對比出英語張運紅老師的不同之處來。
真的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周燦覺得,那應該算是張運紅老師作為一個黨員普通教師的先鋒示范作用的集中體現吧。
因為初三時候的周燦,再一次經歷了分班,總算分到了學校多擴充的兩個重點班里,而張運紅老師作為黨員教師,任教的并非重點班,而是在初三年級中其他老師極其頭疼的普通班里任教英語科。
長大后的周燦,只要想起張運紅老師,都會特別感激她當年在普通班做到的先鋒示范作用。
要不是有她頂在普通班的英語科教學崗位上,周燦都無法想象,他沒有她的關注,初二那段掙扎的時光里,他會變成什么樣子。
也許,他可能真的就掉進抑郁的深淵里,永遠也爬不起來了吧……
即使張運紅老師擔任的只是初二年級兩三個普通班的英語課,那她也還是做到了黨員先鋒的示范的引領作用。
周燦一直都特別感激她。
下一節上課鈴聲響起了。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快,大家快回座位,等下是英語張老師的課!”
原本鬧哄哄的講臺,立刻化作鳥獸散。